篇一:《金银岛》读后感不同的贪财——读《金银岛》有感《金银岛》是英国作家斯狄文森的一部得意之作。它讲了一个寻宝故事,主人公吉姆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小男孩,他无意在海岛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张藏宝图,他和乡绅、医生、船长一起去寻宝。没想到消息被海盗西尔弗等知道了,他们装成水手混上了船,幸好吉姆在桶偷听了海盗的谈话,知道了海盗的夺宝计划,一上岸就采取了行动,在加上岛上原有的本恩的帮主下,机智的与海盗周旋,打败了海盗,得到了宝藏。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话用在贪婪的海盗身上一点不假。西尔弗是个笑面虎、墙头草、两面派,看起来笑嘻嘻的其实内心无比歹毒,为了宝藏不惜杀任何人。其他海盗也一样,见利忘义,结果自相残杀,自取灭亡。吉姆他们虽然也是冲着钱来的但他们与海盗不同。他们不打算杀死任何人,而海盗想把敌人杀光;他们打算平分宝藏,而海盗个个想全部独吞;他们带了一个海盗走,留了三个海盗没杀,而海盗打算把敌人杀得一个不留……吉姆是个机灵的孩子从窃听海盗,到割断锚链他占功累累。李普西大夫不仅聪明,还善良、敬职。他经常出谋划策,打败海盗,而面对受伤的海盗,他说:“我留在这里尽力拯救这毫无价值的生命。”是多么敬职的好医生啊。乡绅老实本分,葛恩无私奉献,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金银岛》告诉我们该做什么样的人,不该做什么样的人,让我受益匪浅。篇二:金银岛读后感读《金银岛》有感最近,我读了一本著名探险故事书,它便是《金银岛》了,是19世纪英国作家史蒂文森的成名作,也是一本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下面我先介绍下作者史蒂文森:史蒂文森,1850年诞生于英国的爱丁堡,祖父和父亲都是深孚名望的灯塔建筑师。他曾经遵从父亲的意愿,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因为和自己兴趣不符,于是说服了父亲,改学法律。毕业后,他并第1页共6页没有从事律师工作,反而从二十三岁起,陆续发表长短篇小说、评论集、旅游见闻以及诗歌等。由于文字优美洗炼,深受读者喜爱。除了《金银岛》以外,他还有《绑票》、《化身博士》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史蒂文森的《金银岛》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大,《金银岛》在好莱坞已经被数次改拍成电影电视,依旧十分受欢迎。可以这么说:如果说中国的孩子是看着《西游记》长大的,那么美国的孩子就是看着《金银岛》长大的,《金银岛》可算是有史以来最好看的海盗小说。《金银岛》的创作动机,完全出于偶然。有一天,史蒂文森站在儿子洛伊身后,看他画一张想象的地图,忽然,一些奇怪的名词闪过脑际:体骨凫、望远镜山、红十字架、宝藏、大帆船。。接着,他又仿佛看见几个人从地图上的森林中跑出来,四处寻找藏金。于是他决定把这些名词串联在一起,写成一篇海上冒险小说——《金银岛》。史蒂文森在情节的安排上,更是处处暗藏玄机;尤其在同一艘船上安插一批觊觎宝藏的海盗,把故事的张力推到极致,紧紧地抓住读者的情绪。除了情节曲折、变化离奇的趣味外,书中人物刻画也相当成功,对于水手的生活、海盗的行踪,尽皆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而其中独脚厨师希尔佛的角色塑造,尤其使人印象深刻。他有时凶残,有时温和;有时充满暴戾之气,有时又颇具绅士风度;有时沉稳冷静,有时又贪生怕死,最后甚至抛弃属下人。人性的善良、邪恶与贪婪,在他身上显露无遗。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杰夫.何金斯是一个小男孩,他渴望并且热衷於出海寻宝。有一次,他到了金银岛寻宝,与海盗、水手打交道,亲身体验到船员之间真诚、忠实、虚伪、残暴的种种现象,目睹了一幕幕令人惊心动魄的故事。读了这本探险故事,使我感触良多。主人翁杰夫.何金斯原是一个胆小、害羞的孩子。父亲去世后,他便开始了探险。在探险之旅中,初时杰夫只是一个船舱裏的服务生,但他却勇於与敌人搏斗,后来更从海盗手中夺回大船,并自命为新任船长。虽然杰夫.何金斯经常易於冲动,但他所表现出来的非凡勇气和过人胆识,足以令我佩服不已。杰夫.何金斯凭著勇气与胆识,由一个胆小怕事的小男孩变成一位夺回大船的英雄。而我们有时遇到难题,便第2页共6页自乱阵脚,不努力探讨解决的办法。试想想,若我们也有杰夫那种勇於尝试和敢於探索的精神,许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