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题名称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科目地理年级适用班级平行班必修14单元(章)1课(节)教学时间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2、说明外力作用的4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3、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给出多种地理实例让学生学会理解各种地理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动力和兴趣,学会欣赏大自然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原因分析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转变难点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三、教学过程预设环节名称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形式学生活动方式教学设计意图教师反思环节1内力作用1、对学生预习的结果予以点评,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其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2、地壳运动按方向学生根据问题自主预习教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性质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在地表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包括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这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相互影响,,就全球规模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内力总用总的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3、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在该时段内分别经历了下降运动(理由:被火山灰覆盖部分看不见)和上升运动(理由:被火山灰覆盖部分以上出现了海生动物钻孔部分),说明地壳运动具有长期性和周期性归纳总结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完成70页的活动环节2外力作用1、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2、讲解外力作用下的各种地貌;1)、风化作用:“石蛋”;2)、侵蚀地预习教材观看图片了解外力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貌:流水侵蚀(溶蚀)、冰川侵蚀、风力侵蚀、海水侵蚀;3)、堆积地貌:流水堆积、风力堆积、海水堆积3、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环节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分析三大类岩石的循环转化,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型岩浆岩,例如花岗岩;沿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型岩浆岩,例如玄武岩;裸露在地表的岩浆岩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在岩石圈深处发生重熔再生作用,成为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岩石圈的物质完成相应的图表处于不断的循环转化中四、教学反思本节内容选用大量图片,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