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等级考样题单选题3007-1.(2016年第12题)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图1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1003-2.(2015年第13题)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3200-3.(2017年第14题)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A.对其思想评价受明代通俗文学左右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C.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2005-4.(2016年第15题)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史学-5.(2015年第12题)“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①秉笔直书②言必有据③论从史出④以小见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020-6.(2014年第16题)《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1015-7.(2016年第17题)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2和图3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④民主共和己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1020-1-8.(2017年第16题)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2018-1-9.(2014年第18题)“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A.人民公社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3028-10.(2014年第19题)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1200-11.(2017年第20题)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A.皇帝制度B.司法陪审制C.完备法典D.陶片放逐法3013-12.(2015年第20题)1521年,德国威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图意在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1009-13.(2015年第22题)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4006-14.(2013年第21题)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