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材分析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3~0℃,全球气候呈变暖的趋势。一、全球气候变暖1.气候变暖原因目前人们对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还没有最终定论,但有一点已达成共识: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向大气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由此增强的温室效应会加剧气候变暖。读课本第103页图4-1-3全球气温变化曲线据图可知,20世纪后半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增加,而且呈越来越快的趋势,而气温升高也尤其明显。问题探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什么在不断增加?解析: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主要原因,一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是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使森林吸收、固定的二氧化碳迅速减少。2.全球变暖产生的后果全球变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厘米,预计到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50~60厘米。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的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比如曼谷、威尼斯、上海、圣彼得堡等一些沿岸低地和沿海大城市,以及一些岛国马尔代夫、图瓦鲁将面临被淹没的威胁。问题探究:1.海平面上升还会引发哪些灾害?解析:海平面上升还会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造成城镇排污系统失效;海水倒灌则导致土地和农田盐碱化。2.全球变暖还有可能产生哪些后果?解析: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此外,据有关研究表明,近年来频繁发生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气候异常现象也与全球变暖有一定关联。二、臭氧层破坏1.臭氧层的作用大气的平流层中有一个臭氧层,它吸收了99%的太阳紫外线,就像一层天然屏障,保护着地球上的万物生灵,免受紫外线杀伤,因此臭氧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而穿过大气射到地面上的少量紫外线,又能起到杀菌治病的作用。2.臭氧层破坏会造成的危害近年来,科学家调查发现,全球的臭氧层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坏,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最为明显,出现了一个相当于北美洲面积大小的空洞。臭氧空洞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据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总量减少1%,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就会增加2%。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加,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如皮肤癌发病率增加7%,白内障的发病率会增加0.5%;另一方面还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如影响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3.臭氧层会出现空洞的原因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氟氯烃化合物。自然界中原本是没有这种物质的。人们常把这种物质作为制冷剂、分散剂、清洗剂等,广泛应用于制冷设备、化工产品中,如空调、冰箱、发胶、喷雾剂等商品。问题探究:我们应如何去保护臭氧层?解析: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的制冷系统,提倡使用无氟冰箱。合作讨论:你的家庭生活中有没有使用消耗臭氧的物质?随着科学的进步,这些生活用具的制冷剂发生了什么变化?三、大气污染与酸雨用心爱心专心1.大气污染的污染源随着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污染源主要是燃煤和汽车尾气。燃煤中的污染物有硫氧化物、烟尘等;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铅等,由于汽车尾气是低空排放,对人体危害很大。2.酸雨(1)概念酸雨指pH小于5.6的降水。(2)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这些气体进入大气层后,与水汽结合形成亚硫酸和硫酸等,从而使雨雪等呈现出较强的酸性,降落到地面即为酸雨。问题探究:我国的酸雨类型是什么?解析: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来自煤的燃烧,所以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3.酸雨的危害(1)酸雨对生态环境影响——对生物影响酸雨可以毁坏森林,还能使湖水酸化。瑞典已酸化的湖泊达到1.5万个,加拿大也有1万多个湖泊由于酸雨的危害成为死湖,生物绝迹。看课本图4-1-13和图4-1-14“酸雨危害前后的林地”。酸雨还会使土壤酸化,农作物因酸雨危害减产。由于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