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证明如图24.4.2,△ABC中,点D、E分别是AB与AC的中点,∴ADAB=AEAC=12. ∠A=∠A,∴△ADEABC∽△(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ADE=∠ABC,DEBC=1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DEBC∥且DE=12BC.概括我们把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并且有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例1求证三角形的一条中位线与第三边上的中线互相平分.已知:如图24.4.3所示,在△ABC中,AD=DB,BE=EC,AF=FC.求证:AE、DF互相平分.证明连结DE、EF.因为AD=DB,BE=EC,所以DEAC∥(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同理EFAB∥.所以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因此AE、DF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例2如图24.4.4,△ABC中,D、E分别是边BC、AB的中点,AD、CE相交于G.求证:GECE=GDAD=13.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证明连结ED, D、E分别是边BC、AB的中点,∴DEAC∥,DEAC=12(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ACGDEG∽△,∴GEGC=GDAG=DEAC=12,∴GECE=GDAD=13.拓展如果在图24.4.4中,取AC的中点F,假设BF与AD交于G′,如图24.4.5,那么我们同理有G'DAD=G'FBF=13,所以有GDAD=G'DAD=13,即两图中的点G与G′是重合的.于是,我们有以下结论:三角形三条边上的中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重心与一边中点的连线的长是对应中线长的13.由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有关结论,我们还可以得到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边,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已知:如图24.4.6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AE=BE,DF=CF.第3页共9页第2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9页求证:EFBC∥,EF=12(AD+BC).分析由于本题结论与三角形中位线的有关结论比较接近,可以连结AF,并延长AF交BC的延长线于G,证明的关键在于说明EF为△ABG的中位线.于是本题就转化为证明AF=GF,AD=CG,故只要证明△ADFGCF△.思考如图24.4.7,你可能记得梯形的面积公式为S=12(l1+l2)h.其中l1、l2分别为梯形的两底边的长,h为梯形的高.现在有了梯形中位线,这一公式可以怎样简化呢?它的几何意义是什么?练习1.如图,△ABC中,D、E、F分别为BC、AC、AB的中点,AD、BE、CF相交于点O,AB=6,BC=10,AC=8.试求出线段DE、OA、OF的长度与∠EDF的大小.第4页共9页第3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9页2.如图所示的梯形梯子,AA′EE′∥,AB=BC=CD=DE,A′B′=B′C′=C′D′=D′E′,AA′=0.5m,EE′=0.8m.求BB′、CC′、DD′的长.3.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习题24.41.三角形的周长为56cm,则它的三条中位线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cm.2.梯形中位线长为12cm,上、下底的比是13∶,那么梯形下底与上底之差是多少?3.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E、F、G、H分别为OA、OC、OB、O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GFH是矩形.4.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D=BC,P是对角线BD的中点,M是DC的中点,N是AB的中点.求证∠PMN=∠PNM.§24.5画相似图形相似与轴对称、平移、旋转一样,也是图形之间的一个基本变换,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保持形状不变.下面介绍一种特殊的画相似多边形的方法.现在要把多边形ABCDE放大到1.5倍,即新图与原图的相似比为1.5.我们可以按下列步骤画出图24.5.1:1.任取一点O;2.以点O为端点作射线OA、OB、OC、……;3.分别在射线OA、OB、OC、……上取点A′、B′、C′、……,使OA′OA∶=OB′OB∶=OC′OC∶=…=1.5;4.连结A′B′、B′C′、……,得到所要画的多边形A′B′C′D′E′.第5页共9页第4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