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国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首先,从学习国家地理来说,日本这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其次,从认知方面来说,日本这个国家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日本这个国家在战争电视剧中频繁出现,最近还与我国争夺钓鱼岛,陌生在于日本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呢?学生可能更有兴趣了解。这些都能反映出学习这一节的重要性。【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从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对初中生活比较好奇,往往出现想要表现自己却又害怕表现自己的现象,一般来说,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比较表面,比较肤浅,对问题的也不能够深入研究,在思想上不是很成熟。从学生知识的储备来看:通过上一学期地理课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析图、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而且我们刚刚学习了《亚洲》,为本节课我国邻国《日本》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所以只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相互合作较好掌握本节内容。【课程标准】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士组成、首都和主要城市。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某国家自然环境的特点。2/10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4.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主要城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特点。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成因,并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分析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日本的经济特点。4.根据资料说出日本的民族、宗教、语言及日本文化的特点。【教学重难点】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教学方法】针对初中学生争强好胜、表现欲望强的身心特点,利用“三星智力快车”等形式,把《日本》一节重要的知识点和有关的课外知识设计成有趣的地理问题,在模拟旅游中开展知识竞赛,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集体主义观念和竞争意识。学生普遍欢迎这种既有挑战和刺激性,又有娱乐和趣味性的学习形式。【教学过程】情景设置:我们现在都是即将赴日的夏令营成员,旅行考察期间,我们一部分成员还将有机会参观日本著名的迪斯尼乐园,但门票数量有限,看哪个小组能3/10在竞赛中获胜赢得门票。规则和要求:1.全班学生按照座位顺序分成4队,同时在黑板上列出四个代表队的得分表格,给自己的小队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吧!2.①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文明参赛不起哄,被评为道德风尚奖的队奖励200分;②竞赛题目分必答和抢答部分;③回答抢答题时,要先对问题中的真假作出判断,然后再说明理由;抢答错误不扣分;④每个小组在回答问题前可以小组内交流讨论;⑤必答题必须经小组充分讨论,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每漏过题目中的一个知识点,就从该题中扣50分奖励给发现错误的代表队;⑥小组中每位成员回答问题次数最多不能超过2次(避免优生一统天下,保障学生人人参与)。任务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主要城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特点。教师布置3分钟自主学习任务:图7.1/7.2,教材14页4/10(1)在图7.2上用红笔圈注太平洋、日本海,东京、富士山、朝鲜海峡,关东平原,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2)在图上找出日本的四大岛,说出日本的领土组成特点。(3)说说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进入抢答题部分1.飞机从上海起飞后,空姐提示我们飞机正朝东南方向飞往日本东京机场。(100分)学生:错误。从地理位置看,日本在我国的东边;从上海方向看,日本在上海的东北方向。2.日本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100分)学生:正确。日本是我国一个一衣带水的海上邻国,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3.日本和中国一样,是个海陆兼备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