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中生物《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3生化组:宋志真一、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本节课主要完成对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探究。植物激素调节一章是必修3植物个体水平的稳态与调节内容,揭示了植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的原理和应用知识,与第1、2章内容并列共同组成生物有机体稳态调节知识体系。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作为本章开篇一节层层深入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这也为继续探索第二、三节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应用奠定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节内容其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经典实验,提高逻辑思维的严密性;2、通过对科学家实验的分析和技能的训练,提高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生长素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发展史教育,学生关注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三、重难点分析1.重点及分析:生长素发现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在科学研究与发现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着观察(包括实验观察)、根据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根据分析提出假说和对假说的求证活动。课文中所介绍的生长素发现历史中的三个实验,完整地再现了一个假说的提出和求证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的极好素材。同时也是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实验方法以及严谨的思维逻辑过程。2.难点及分析: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设计,及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是本节的教学难点。在探索胚芽鞘向光生长的过程中,以科学的严密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层层设疑、合作探究设计实验来解决。这个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也有挑战性,运用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解决这个教学难点。初步学会遵守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学会分析实验设计,得出相应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三、教法分析通过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引导学生自学、生生交流、师生评价,获取知识。“创设情境现象→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合作发现→释疑→归纳→反馈→应用”为施教方法,完成目标。四、学情分析知识基础:有“向光性”生活体验、一定实验设计能力,初步了解了“假说-演绎”的科学探究方法。学习能力:感性思维能力强、抽象理性思维能力弱、个体间学习能力参次不齐、语言组织能力弱、学习过程易受非智力因素影响。针对策略:创设情境引领探究或自主阅读,把学生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注重训练学生科学设计实验方法、通过生生间、师生间交流评价提升学习能力,通过科学发现过程揭示向光性原因,学会活学活用,独立解决与本节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五、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本节内容1、【情境激趣】图片:朵朵葵花向太阳、一枝红杏出墙来通过图片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植物的向光性2、【预习检查】通过简单的填空检测学生预习情况,统揽教材内容,发现学生预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小组讨论,提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己预习过程中的问题,将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或难以理解的内容整理在“问题征集卡”上。4、【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以上两个环节,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互助学习,可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在交流中点燃智慧的火花,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比单纯通过教师讲授印象更深,理解更好。这种学习方式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优等生可帮助学困生,可使教学做到面向全体学生。5、【全班解决问题,教师提问】请学生解决各组提出的问题,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可穿插教师提问,从而补充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