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指导思想实施意见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主线,以深入开展政府信息公开为基础,以深化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为核心,全面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水平,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阳光施政,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一、以公开促进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一)加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公开力度。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工作大局,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关于扩大有效需求、调整经济结构、推进自主创新、深化改革开放、保障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公开,特别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公开关于“十大工程”、“四区建设”、“三条高铁”和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促进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二、全面深入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二)加大主动公开力度。坚持把主动公开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渠道,完善信息更新维护、保密审查、发布协调、虚假或不完整信息澄清等具体工作流程,确保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及时、准确公开。切实加强群众关注的热点信息公开,围绕行政执法、财政性资金管理和使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深化公开内容。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平台建设,规范信息分类方式、发布格式和展示形式,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和网站建设水平。(三)妥善处理依申请公开。强化依申请公开工作意识,准确把握依申请公开处理原则,完善受理、审查和答复程序,规范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建立健全网上依申请公开处理机制,方便公众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四)健全监督保障机制。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报、统计、考评等制度,研究制定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评估核心指标体系,进一步探第1页共5页索和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和网民等参与评价的工作机制。三、扎实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五)大力推进决策公开。建立健全决策规则和程序,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专家咨询评估等制度,努力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向社会公开,努力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积极推进网络问政,政府网站要开辟专栏,建立和完善对网民留言的收集、整理及回复制度,加大跟踪处理和督促落实力度,不断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六)清理确认行政权力。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清理审核行政权力,明确管理事项、依据、内容、程序、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监督制约环节、相对人权利等,编制行政职权目录,绘制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行政职权目录除涉密外全部向社会公开,并实行动态管理。各地、各部门今年内要完成本单位行政权力的清理审核、目录编制、运行流程图绘制工作,并汇编成册,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或政府门户网站等方式向社会公布,方便社会公众查询。(七)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对行政职权的运用范围、行使条件、实施种类、具体程序等内容进行细化,对裁量幅度分档设限,制定执行标准,纳入行政职权目录,并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八)推进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加快市“网上行政服务工程”项目建设,实现市直相关部门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网络平台上信息共享、协同办公、并联审批和电子监察。充分发挥市、县(区)二级行政服务中心体系健全的优势,按照“横到边、纵到底”和“监督到每一个环节”的目标,逐步建立覆盖市、县(区)二级的行政服务和电子监察网络,增强行政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九)积极推进内部公开。建立机关干部职工参与机关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机关内部管理的透明度。加大部门预决算、政府采购、基建工程、资产状况等公开力度,既要公开结果,更要公开过程。第2页共5页四、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政务公开(十)认真抓好财政预算公开。加强预算公开制度建设,重点是公开政府公共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经费支出预算和执行情况,以及“三农”、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涉及民生的重大财政专项支出情况,做到公开透明。加大预算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