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课程标准标准解读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危害。1、自然灾害概述。包括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2、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成灾原因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关联性的特点,因此探讨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需要理解灾害的一般机制和特殊因素。3、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危害。要求以某种灾害的危害为探索背景,认识灾害带给人类的灾难和损失,并从危害产生的机理上探索成灾原因,进而提出防灾措施,减少灾害对人类造成的重大损失。4、中国的自然灾害。中国是个多灾害的国家,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影响范围广,破坏强度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说明自然事件与自然灾害的区别;简要描述某种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现象和产生的危害。3、理解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活动规律与洪涝灾害发生的相互关联性。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表和资料数据,说明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的危害。2、根据图片和资料,综合分析长江(淮河)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3、给合我国洪涝灾害发生和分布特点,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洪涝灾害发生的地理机制和规律。4、通过对中国洪涝灾害的剖析,学会举一反三,自主分析其他自然灾害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灾害产生诱发和加剧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确立起人地和谐、保护环境的观念,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坚定科学发展观。重点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探究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难点从自然和人类两方面分析某种灾害发生的原因教学准备自制PPT,37教学过程设计步骤与内容师生行为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汶川发生8.0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影响。从这一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影响外,还有哪些灾害会给我们带来影响呢?带来的影响又有哪些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读P107“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图4-32。完成:1、什么是自然灾害?2、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特征?(结合实例来说明)3、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产生哪些影响?4、自然灾害按成因和发生过程分为哪些?(1、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2、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有:复杂性、周期性、潜在性、群发性、多因性、突发性)3、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4、自然自然灾害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生:自学课文,并回答。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师: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产生的影响。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成因主要分布地区气象灾害台风(飓风)热带、副热带海面温度26℃以上的广阔洋面强烈发展的的热带气旋太平洋西北部、大西洋西北部、印度洋北部和西南部洪涝锋面、气旋等产生短时间的集中降水过程造成地表泛滥纬度30—50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如欧洲西部和南部,东亚、南亚季风气候区,美国、中美洲、美洲东部沿海地区干旱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地理组wutanglin编写联系方式:wutanglin624@163.com38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气候区寒潮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多见于中纬度地区,如美国、我国东北、华北地质灾害地震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引起的地壳震动主要集中于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沿一定的滑动画整体下滑主要集中在地形崎岖的山地,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中国西南的横断山区,南美西部的安第斯山区泥石流山区暴发的饱含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海洋灾害海啸地震等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附近多地震的海区,如太平洋西岸的印度尼西亚群岛、东亚东部、美洲西部沿海风暴潮热带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附近多台风、飓风的沿海地带,如印度洋北岸的南亚南部沿海,太平洋西岸的东亚沿海地区生物灾害虫灾鼠害等由动植物的活动和变化造成分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