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英文):植物生物学/PlantBiology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3周学时/学分:3/34授课对象: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2008级5使用教材:周云龙主编《植物生物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植物基础学科,包括传统植物形态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以及植物发育生物学的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关植物结构及其功能和生理作用、植物多样性及分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和植物进化的较为全面而基础的理论知识。在绪论中,我们简单介绍植物的重要性、人类对植物的认识和植物生物学的学习方法,为正文的展开作一个开头。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因此该课程首先以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由此形成的植物组织(第一章),然后介绍植物体的形态结构(第二章),以及植物的繁殖(第三章)。学习了植物的形态结构后,学习植物的生命活动,即分别在、四五、六章介绍的植物的无机营养、光合作用以及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在学习了个体生物学基础上,我们将按系统发育的顺序介绍地球上长期进化发展所形成植物多样性,包括藻类与地衣、苔藓、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学习其鉴别特征和一些重要的代表植物类群(第七至十一章)。无论什么植物都离不开环境,植物多样性是在不同的环境因子组合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此接下来讨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第十二章)。进化是生物学的统一主题,是生物界发展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原因的理论解释,因此我们将以进化的讨论结束课程主要内容的学习(第十三章)。最后是人类与植物关系的探讨,由学员们课外自学。本大纲按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时为54学时,用一个学期完成授课,18周,每周3节。但按本学期学校安排,本学期授课18周,19周开始为期末考试时间,又因第六周为国庆,其中还有一次为期中考试时间,故实际授课周数为16周,总授课48学时。因课时较少,内容较多,所以部分内容安排学生自学,自学学时教师不作硬性安排,由学生自己掌握。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目的首先在于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解剖结构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的生理、代谢及发育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各大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分类学原理识别植物,从而为以后学习其它课程打下基础,也立足于服务将来进一步的植物科学方面的科研和工作。其次在此基础上训练学员应用这些知识和原理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有关植物的实际问题,第三,结合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植物学研究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观察生命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四教学进度表章次题目教学时数绪论1学时第一章植物的细胞与组织4学时第二章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发育6学时第三章植物的无机营养2学时第四章光合作用3学时第五章植物的繁殖6学时第六章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调控2学时第七章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的分类和命名1学时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五章的地衣藻类(包括原核和真核藻类)与地衣植物5学时第九章苔藓植物2学时第十章蕨类植物3学时第十一章裸子植物4学时第十二章被子植物(加上第十四章的最后一节真花学说与假花学说)8学时第十三章植物与环境课外自学(生态课有)第十四章植物的进化与系统发育(最后一节提到被子植物处讲,其他不上)课外自学第十五章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课外自学总学时48学时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1、考核方式:闭卷考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10%、20%、70%(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小测验成绩等构成)。六正文绪论(1学时)教学内容:植物的概念,在生物分界中的位置;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中作用;当今植物学的发展趋势;植物生物学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植物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