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3页LED灯及在住宅照明中的应用LED灯(LightEmittingDiode)196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Holonyak博士,用气相外延方法(VPE)制作成功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磷砷化镓,开发出第一批发光二极管,即发明了LED光源。当时,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低,仅为0.1lm/W-0.2lm/W,应用前景为显示器、指示器光源。但是在1963年2月,Holonyak就预言:“我们坚信LED会发展成实用的白色光源”。2010年,LED开始进入普通照明领域,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已达1200亿元,其中,上游外延心片产值为50亿元,中游封装产值为250亿元,下游应用产值为900亿元,主要产品为LED球泡、MR16、PAR灯等。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我国LED照明芯片、封装和应用产值之比为1∶9∶22,从产业布局来看,LED产业发展不平衡。而美国GE、荷兰飞利浦、德国欧司朗等世界三大照明公司,纷纷与上游半导体公司合作组建半导体照明公司,积极创造竞争优势,并正在中国抢占专利制高点,对我国的半导体技术发展形成了合围之势。因此,如何有效整合国内上海、大连、南昌、厦门、深圳、扬州和石家庄七个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以及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以及北方地区四大半导体照明产业聚集区域的优势资源,通过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共同应对跨国公司的竞争成为国家及地方政府和企业家的核心问题。2.4.1LED灯的发光原理与特点最早应用半导体P-N结发光原理制成的LED光源问世于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所用的材料是GaAsP,发红光(λp=650nm),在驱动电流为20mA时,光通量只有千分之几个lm,相应的发光效率约0.1lm/W。70年代中期,引入元素In和N,使LED产生绿光(λp=555nm)、黄光(λp=590nm)和橙光(λp=610nm),光效也提高到1lm/W。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GaAlAs的LED光源,使得红色LED的光效达到10lm/W。20世纪90年代初,发红光、黄光的GaAlInP和发绿、蓝光的GaInN两种新材料的开发成功,使LED的光效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2000年,前者做成的LED在红、橙区(λp=615nm)的光效达到100lm/W,而后者制成的LED在绿色区域(λp=530nm)的光效可以达到50lm/W。图2-9为一款LED灯。图2-9LED灯1.LED光源的发光原理50多年前人们已经了解半导体材料可产生光线的基本知识,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半导体晶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P型半导体,在它里面空穴占第2页共33页第1页共3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3页主导地位,另一端是N型半导体,在这边主要是电子。但这两种半导体连接起来的时候,它们之间就形成一个P-N结。当电流通过导线作用于这个晶片的时候,电子就会被推向P区,在P区里电子跟空穴复合,然后就会以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这就是LED发光的原理。而光的波长也就是光的颜色,是由形成P-N结的材料决定的。对于一般照明而言,人们更需要白色的光源。白色LED灯几乎不含红外线与紫外成分,显色指数可达85,光输出随输入电压的变化基本上呈线性,因此调光方法简单,效果可靠。1996年9月发白光的LED由日本日亚工业株式会社成功推出。这种LED是将GaN芯片和钇铝石榴石(YAG)封装在一起做成。GaN芯片发蓝光(λp=465nm,Wd=30nm),高温烧结制成的含Ce3+的YAG荧光粉受此蓝光激发后发出黄色光发射,峰值550nm。蓝光LED基片安装在碗形反射腔中,覆盖以混有YAG的树脂薄层,约200-500nm。LED基片发出的蓝光部分被荧光粉吸收,另一部分蓝光与荧光粉发出的黄光混合,可以得到得白光。现在,对于InGaN/YAG白色LED,通过改变YAG荧光粉的化学组成和调节荧光粉层的厚度,可以获得色温3500K-10000K的各色白光。到2001年,美国的holygrail光效已达40lm/W-50lm/W。目前实现LED照明有三种技术路线:利用红、绿、蓝三基色LED合成白光;利用紫外LED激发三基色荧光粉,由荧光粉发出合成白光;采用蓝光LED激发黄光荧光粉实现二元混色白光。其中,利用红、绿、蓝三基色LED合成白光,不仅可实现白光光谱,而且光源颜色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