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闽赣段)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1.1CPⅢ控制网测量的准备工作1.1.1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无砟轨道对线下基础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CPⅢ控制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满足规范要求且通过沉降评估(以沉降评估单位出具的线下工程沉降评估报告为准)后开展。1.1.2CPⅡ控制网加密为了高效、准确地建立CPⅢ轨道控制网,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加密CPⅡ控制网。CPⅡ加密的主要目地是为了方便轨道控制网CPⅢ的观测,以及弥补被损毁的和无法利用的CPⅡ点。在路基、桥梁地段CPⅡ加密可采用GPS测量在原精密平面控制网基础上按同精度内插方式加密;隧道地段应根据隧道长度布设相应精度要求的洞内CPⅡ控制网。1.1.3精测网全面复测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要求,CPⅢ建网前应对精测网(CPI、CPⅡ及二等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并采用复测合格的精测网(CPI、CPⅡ及二等高程控制网)成果进行CPⅢ轨道控制网测设。(1)采用GPS复测CPⅠ、CPⅡ控制点时,复测与原测成果较差应满足表1.2-1、表1.2-2的规定。表1.2.-1CPI、CPⅡ控制点复测坐标较差限差要求单位:mm控制点类型坐标较差限差控制点类型坐标较差限差CPⅠ20CPⅡ15注:表中坐标较差限差指X、Y坐标分量较差。表1.2-2GPS复测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控制网等级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CPⅠ1/130000CPⅡ1/80000注:表中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按式1.2.3计算sZYX2ij2ij2ijsds式1.2.3式中:△Xij=(Xj–Xi)复–(Xj–Xi)原△Yij=(Yj–Yi)复–(Yj–Yi)原△Zij=(Zj–Zi)复–(Zj–Zi)原s---相邻点间的二维平面距离或三维空间距离;△Xij,△Yij—相邻点i与j间二维坐标差之差(m);△Zij—相邻点i与j间Z方向坐标差之差,当只统计二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时该值为零(m)。(2)采用导线复测CPⅡ控制点时,满足相应等级规定后,应进行水平角、边长和平面点位较差的分析比较,较差应符合表1.2-3的规定:表1.2-3导线复测CPⅡ控制点精度要求控制网等级附合长度(km)水平角较差限差(″)边长较差限差(mm)平面点位较差限差(mm)CPⅡ三等≤43.62mD15(3)水准点间的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之较差限差为±L6。2技术依据(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2)《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3)《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4)《关于进一步加强客运专线建设质量管理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246号);(5)铁道部其他相关规定。3测量范围及内容3.1测量范围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闽赣段),正线全长466.8km。3.2测量内容(1)CPⅡ控制网加密;(2)二等水准加密(含桥上联测、桥下联测和三角高程传递);(3)CPⅢ控制网布设;(4)CPⅢ平面、高程控制测量。3.3平面坐标系最终成果投影到高程抵偿面,投影变形及高程改化之和必须满足《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对变形控制值不大于10mm/km的要求,即投影长度变形(包括高程改化、高斯投影变形之和)不大于1/100000。为保证三网合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与线路CPⅠ、CPⅡ相同投影带的工程独立坐标系统,即采用基于WGS84椭球高斯投影工程独立坐标系统,共分118°00′00″、118°30′00″、118°45′00″、119°00′00″、119°30′00″五个任意中央子午线,并根据线路纵断面分多段高程投影面。3.4高程基准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3.5已有资料利用情况(1)精测网复测成果利用设计院提供的合福铁路(闽赣段)精测网复测成果及技术总结等资料。(2)沉降资料利用沉降评估单位提供的沉降评估验收资料。4精测网加密4.1一般规定加密测量采用的方法、使用的仪器和精度应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所采用仪器应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检定期内。加密测量前应检查联测标石的完好性,对丢失和破损的标石应按原测标准用同精度内插方法恢复或增补,CPⅡ加密测量时观测2个时段,每个时段不少于60分钟,加密1个CPⅡ点时应联测2个CPI和2个CPⅡ,且加密点位于已知点中间。加密CPⅡ控制网应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