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沈阳故宫观后感 VIP免费

沈阳故宫观后感 _第1页
1/9
沈阳故宫观后感 _第2页
2/9
沈阳故宫观后感 _第3页
3/9
沈阳故宫观后感下午两点,在招待所门前等车去沈阳故宫参观,出门,一辆小面包早已停在门前。司机陪同我们前往,上车,路途不远,十多分钟后,来到了故宫博物馆。车停在博物馆院前的广场上,下车,远远望去,只见高高的红墙、露着金色琉璃瓦屋顶的宫殿,庭院深深,气象森严,院墙内似乎透射出一股阴森之气。说实话,我对满清没有什么好感,准确地说,从内心对它充满了厌恶。想想吧,数万万汉族同胞竟被这个人口不足百万的塞外游牧民族奴役长达近300年之久,这是何等的耻辱。。满清的统治者知道,以自己区区不足百万人口的异族身份,要想实现对明末近万万之众汉人的统治,除了用高官厚禄收买明朝的变节官员外,必须狠狠地镇压反抗者。自1644年满清入关以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还有灭绝人性的“文字狱”,残暴的满人将有血性、有骨气不愿臣服的汉人杀戮殆尽。在满清的残酷统治下,汉人可以说被一下抽去了脊梁骨,失去了血性,失去了尊严,成为奴隶、奴才。血腥的屠杀加精神虐杀,造成了汉人的严重退化,春秋时期的灵动与活力一下消失的无影无踪,变成了一群面无表情的“呆鸟”、“木鸡”。我以为,对创造了人类早期灿烂文化的中华文明而言,满清的所做所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它的反动,中国近代之所以落后挨打,在很大程度上是满清进行残暴统治的结果。试想一下,在一个思想被禁梏,身体被奴役,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的国度,能指望它社会进步,文明昌盛,兴旺发达吗。很自然的,在近代工业文明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这个貌似强大的庞然大物露出了原形,它不堪一击,动辙望风溃逃,割地赔款,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纷至沓来。蒙受百多年屈辱,令人不忍卒读的中国近代史,不就是那个来自关外祖先号称爱新觉罗氏的族群造成的吗。不过,这也没有办法,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谁让汉人自己不争气,使满人有机可趁呢。现在,来到了300多年前满清兴起的发祥地,站在它的面第1页共9页前,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据史载,满清兴起的鼻祖即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16年在辽东建州一带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以赫图阿拉为都城,就是今天的辽宁新XX县区。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并开始兴建宫殿作为王宫,也就是今日之沈阳故宫。据导游介绍,沈阳故宫先后经过三次大规模建设,形成了东中西三路格局。其中东路为努尔哈赤进沈阳后修建;中路为皇太极继位后兴建;西路则为清朝中期乾隆皇帝东巡和存放《四库全书》而修建。全部建筑70余座,300余间,组成20多个院落。我们从中路大清门进入。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为皇帝临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穿过大清门,北边是崇政殿。崇政殿俗称金銮殿,是清太宗皇太极举行日常朝会的地方。从外观上看,崇政殿规模不大,只有一层,面积大约百十来平米,比起北京故宫里的太和殿来显得寒怆许多,就像一土财主的堂屋般,考虑到这是一刚刚兴起的少数民族首领的办公场所也就不足为奇了。其正门前至大清门北边的御路两侧,是举行典礼时王公官员排班站位之处。殿前有石制的测时用的日晷。殿正门上方挂有一蓝底金字的牌扁,上书“崇政殿”字样,左为满文,右为汉文。进入殿内,只见正前方有一个像戏台子一样的楼阁,前面的两根彩绘立柱上方各有一只张牙舞爪的飞龙,相互对视。只不过这个小楼阁不是戏台,里面是一张巨大的龙椅,木制雕刻的,褐色金边,很宽,那是皇帝老儿的宝座。龙椅后是一面很大的金边带有雕刻的屏风。楼阁上方悬挂有一块金字牌扁,上书“正大光明”四字,据说那是顺治皇帝的御笔亲书。龙椅高高在上,下面是几级台阶。1636年,皇太极即在这里登基称帝,将“女真族”改为“满族”,将国号“金”改为“清”。遥想当年,此人就居高临下坐在那里,甚威严,下面是奏事的臣下,一副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的模样。皇太极为什么要改国号和族称呢。据说有个在深山出家的老和尚,法号无然。他给皇太极出主意:明朝的“明”字光辉灿烂,属于“火”,要想灭火,就得用水,族号第2页共9页叫“满”,国号叫“清”,这满清二字都带有三点水,六水灭火,可得中原天下。皇太极听了感到很有道理,随即听从之,不但改了国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沈阳故宫观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