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7页注:英文原文来源:广西工学院图书馆外数据库Elsevier电子期刊全文库(国外站点SDOL)检索词:Articlesallfields:behavioralfinance译者:小马亚洲的行为金融学作者:肯尼思.A金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管理学院约翰R·诺夫辛格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商学院。摘要:本文介绍了太平洋盆地金融杂志特别关注的亚洲行为金融学的问题。我们首先讨论一下一般行为金融学,然后,我们再解释为什么在亚洲行为金融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先描述所发表的这篇论文所关注的问题,在这过程中,我们将适当的联系当前所拥有的关于行为金融学的文献。我们也将严密的公正的审阅这个特殊的问题,并同时附简短的思考。关键词:亚洲,行为金融,企业融资,投资。文章概要1.介绍2.观点概要3.结论,文献参考一:介绍为什么在亚洲,行为金融学会成为重要而有趣的话题呢?首先,行为金融的研究仍然是一个年轻的领域。学术界,金融界最近才接受它作为一种可行的模式来解释金融市场参与者如何作出决定和反过来,这些决定如何影响金融市场。第二,亚洲金融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场,而且有一些证据-轶事,理论和实证确认,亚洲人患上比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更深的偏见。因此,通过对亚洲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我们就可以更深的理解这两个重要的第2页共17页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7页问题。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中认知心理学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人并不总是理性的,那样,人们在做金融决策是就有可能部分或是全部是受个人行为偏见的驱使,如果人们的信仰或偏好不符合决策者传统决策的理性公里。那么,重要的一点,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些行为偏见的影响,特别是当他们的认识误区影响了价格而又无法摆脱时。许多金融学者认为这一研究领域开始的80年代中期。邦特,泰勒(1985)研究表明:股市对信息的过分反应。谢弗迎和斯塔特曼(1985)争辩说,投资者更可能出售他们有利的股票而不是损失的,虽然出售损失的股票才是最优的。如果有人想去研究行为金融学的起源,这个领域的研究只不过二十年的历史。行为金融研究的普遍性更是年轻,起初行为金融模式并没有被广泛的接受,事实上邦特,泰勒的(1985)这个研究报告曾遇到很大的怀疑(泰勒,1999),最近,很多优秀的理论都探讨少了许多偏见的因子的后果。起初,研究主要集中在资产定价,但是近些年,模型的研究反映理性管理者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在减少,巴尔贝里斯和泰勒(2003)研究表明:不同的融资者的决策所持不同的行为偏见和这些行为如何影响投资决策和这个决策又反过来影响金融市场。行为金融实证的开始发展也是缓慢的,主要是因为股票一级数据受到来自联合测试争议的问题(市场有效性和资产定价模型),那样使原本持怀疑态度的人更加怀疑,泰伦斯欧德克服这种通过获取个人经纪帐户数据的限制。在一系列论文中,他指出,个人投资者受许多行为偏差的干扰。许多其他的研究人员和数据集都是来自行为金融理论的实证研究,2001年,赫什利弗提供一个优秀的文献回顾经验证据关于资产定价在行为金融学,然而,有些出奇的是少数研究者尚未使用实验检验行为金融学理论,即使精心设计实验允许研究者控制环境。亚洲是研究行为金融的一个有趣的地方,因为不同的参与者体验不同的资本和金融市场,某些国家,如中国在过去二十年已经慢慢改变此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另一方面,如日本有很大的经济,金融市场已是很长时间的事。因此,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变化可能在解释经济决策变化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亚洲成为了行为金融学研究的一块沃土。此外,这里有理由相信,一般的亚洲人患认知偏差超过西方文化背景的人。在亚洲个人投资者往往被视为赌徒,理论上,社会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已经声称文化会很自然的培育不同程度的行为偏差(例如,耶茨等人。,1989)。根据霍夫斯泰德(1980),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表示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个方面。亚洲文化总是趋于建立在集体模式上的有人认为,集体面向社会可以导致个人过于自信,这是一种行为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