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东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2020年4月15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根据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大专班教学工作的意见和我校的实际情况,以我校的幼师专业为基础,特制订如下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二、培养目标和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与较扎实的科学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幼儿保育与教育能力以及教学反思能力,能在复杂保教情境中灵活运用教育策略的实践智慧型幼儿园教师。(二)培养规格⒈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热爱儿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⒉具有宽广、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并系统地掌握学前教育、保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具有较强的开展各种学前保教活动的能力,和初步的学前教育研究能力,在教育教学方面至少有一项专长。⒊具有健康的身心,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身心卫生保健习惯,懂得基本的身心保健知识和方法。⒋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观点以及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能力。三、课程与教学课程设置原则(一)培养目标定位为幼儿园教师,中职阶段强化“两个基础”,一是通识基础,二是专业技能基础。这些课程使作为未来幼儿园教师的必要知识和技能。(二)课程设置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又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设置各类课程,努力打好文化基础,切实加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教育技能的训练,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保证学前教育的质量。(三)课程设置做到循序渐进,构建科学有序的课程体系。前段侧重文化基础课程,后段侧重专业课程;前段保证学生初步具有当一名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后段侧重于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选修课、活动课,实践课,围绕培养目标、合理分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有序地贯穿和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以此来保证全学程的连续性,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四)构建以必修课程为主干,融选修课程、活动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于一体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在教育技能方面形成个人的专长。四、课程设置与说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四部分组成。四者有机结合,发挥课程的整合功能。(一)通识文化基础课程(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学校的主体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它是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教学学科,它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共同的基本要求。文化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养,为学生的自我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开设:《语文》、《英语》、《趣味英语》《数学》《经济政治生活》《体育》《计算机基础》《心理健康》等。(二)专业技能课程(必修课程)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学前教育基本理论课程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着力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的同时,加深和拓宽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达到大学专科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学生的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声乐》、《舞蹈》、《美术》、《钢琴》、《乐理》。《视唱练耳》《普通话》、《幼儿心理卫生》、《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实习指导》《幼儿卫生与保育》等。(三)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修课程的延伸与补充。它并不要求学生人人都学,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倾向,通过选修方式朝某一领域深钻,以充分挖掘潜力,释放自身能量。通过选修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特别是通过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选修课开展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艺术课程,比如:《手工》《刻纸》《普通话》《合唱》等以拓宽和提高学生组织幼儿教育活动和开展幼儿教育教研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