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之墓观后感我是在深夜里完整地看完了《萤火虫之墓》这个动漫影片的。说实话,看的过程中我有过忧,有过怒,有过喜,有过哀,有过怨恨,有过沉思,有过惆怅,有过感动……“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这是动画电影《萤火虫之墓》的第一句台词。起初我不明白,电影以这样一个台词作为开始的目的是什么。但当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气息奄奄地躺在人来人往的车站,正走向他14岁短暂生命的终点,恍惚间,少年看到了他死去的妹妹,看到了那个飞满萤火虫的夏天。一种淡淡的忧伤在我心中油然升起……貌似回忆中那时候的哥哥和妹妹是幸福的,装满糖果的小铁盒子、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哥哥拉着妹妹的手在夜晚奔跑以及妹妹银铃般的笑声都成了即将发生的悲剧的无情铺垫。接着悲剧伴随这毫无预料的空袭战争开始上演了,妈妈在轰炸中突然离世。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为了让天真无邪的妹妹继续好好地活下去,快乐地活下去,哥哥能做的只是将妈妈死去的消息瞒过年幼的妹妹。本来就很年幼的哥哥就这样无力地承受着失去亲人、家破人亡的痛苦。空旷的广场上,哥哥卖力地为哭着要找妈妈的妹妹表演着单杠,夕阳下两个瘦小的身影显得那么单薄。也许,就是在那一刻,哥哥试图将所有的悲伤独自一个人扛起,决定在纷乱的废墟上为妹妹擎起一片晴空吧。家破人亡之后,兄妹俩去投靠亲戚。然而,无情的战争却让浓浓的亲情变得尴尬而又疏远,物质的贫乏更使人们彼此冷漠。我能清楚地观察到这种冷漠无处不在,这种疏远被亲戚的话语、动作体现的淋漓尽致。可是孩子呢。天真可爱的节子只是知道饿了就要吃,渴了就要喝,哥哥为了妹妹的生存,也只能忍着伤痛变卖母亲的遗物,忍着寄人篱下的落寞坚强地活着。面对亲戚的冷漠,哥哥没有哭,而我一个观望者却渐渐地陷入了哀想之中……越来越多的白眼和碗中越来越少的米饭暗示着他们必须离开了。坚强懂事儿的哥哥终于决定带着节子搬走,去建造一个第1页共18页属于自己的家。但是,在唱着歌快乐离开的时候,谁也不能料到因那战争而不可逆转的悲惨命运。萤火虫再次飞舞,兄妹俩的厄运却不断降临。期间,还在战乱中残存、依然活的很快乐的其他孩子们来到兄妹俩简陋的居住地游嬉、捣乱、嘲讽的这一个细节让我看到了战争中体现出来的世态炎凉,也看到了战争导致的人情绝望……渐渐绝望的日子里,饥饿和疾病是困扰他们的最大问题,为了让节子不再饿肚子,哥哥只好去偷,而且是趁飞机轰炸之时。每当在人去楼空的屋子里找到一些食物,他都会无比兴奋。影片为这段生活赋予了更多的笔墨:废弃的家园,荒凉的原野,恬淡与残酷相间,冷漠与温情并存。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慢慢地我看懂了。在漆黑的废弃山洞中,哥哥将萤火虫捉进蚊帐,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在夏季闷热的深夜里明明灭灭。哥哥将熟睡中的妹妹紧紧抱住,生怕一松手就又会失去。然而,战争本身就意味着失去。是啊,萤火虫的一生只有一个夜晚,一切都在夏日微醺的风中逝去。我知道萤火虫的逝去意味着整个故事会朝着最悲凉的一面发展……原来节子早已知道妈妈不在了,并以那么小的年纪理解了死亡和坟墓的含义。一捧捧萤火虫的小尸体,从节子手中坠落,混入泥土,化作尘埃,哥哥仿佛看见了妈妈那同样脆弱的肉体燃成灰烬的样子。死亡再一次击打着哥哥幼小而坚强的心灵,这时滚过面颊的泪水,也许是为了妈妈,也许是为了萤火虫,也许只是为了生命不堪一击的脆弱。突然,我又回想起之前哥哥要变卖妈妈的遗物的时候节子百般阻挠哭闹的情节,原来无情的战争让节子的心早已不属于童真无邪的年代。萤火虫,只能活一个夜晚。在美丽的夜里,它尽情展示魅力,然后在黑暗中悄然坠下。恶劣的环境使节子身上起了湿疹,他们没有钱去看病,更没有钱去买药品……年幼的节子终究没能逃过饥饿和疾病的双重折磨,悲惨地死去。节子死的那天也是在一个满天都是萤火虫的夜里。那时候哥哥取了钱,买了她想吃的东西,节子却含着笑,收藏起最美第2页共18页的两个石头,跟哥哥说那是她留给哥哥的晚饭,让哥哥吃……她已经很疲惫了,几乎没有了呼吸的力量,她在这种无奈的绝境中显得那么平静,在面对饥饿和疾病的痛苦中她依然显得那么坚强……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