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观后感1111210059那达翔基础医学院免疫系看了纪录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该片围绕苏共亡党、苏联解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从八个角度进行深刻剖析,把中共经过15年的积淀和思考通过电视电影艺术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第一次观看的时候我一直想寻求苏联解体的具体过程,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曾经被称为中国老大哥的国家,是如何从真正的共产主义国家,一步一步迈向资本主义,最终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导致解体的过程。看后我内心受到极大地震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党的组织是由党员构成的,党的权威是靠领导干部树立的”。苏联共产党在拥有20多万名党员的时候,领导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在拥有35玩多名党员的时候,去的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执掌了全国政权;在拥有554万多名党员的时候,领导人民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德国法西斯,为结束二次世界大战立下了不朽功勋。而在拥有近2000万名党员的时候却丧失了执政地位,亡党亡国。在外没有任何侵略,内没有任何大型灾难的情况下,一个执政党自行灭亡,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在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下,苏联成为了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体制显得格格不入,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是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种体制是经济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更加严重,制度性的弊端进一步凸显。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性原因。同时,苏共没有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及其领导人,否定了党的历史和过去的领导人,是苏联垮台的重要原因。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所作的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他将斯大林的错误无限扩大化,开展对斯大林的尖锐批判,甚至将其扩展到全国。对苏共的打击最大的是否定了斯大第1页共19页林个人,也就否定了党的历史,否定了列宁主义,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原则,这就必然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正如毛泽东所说,从此苏共丢掉了斯大林这把刀子。痛定思痛,前车可鉴后事之师。帝国主义的预言家们根据苏联发生的变化,曾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第四代身上。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借助马列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居安思危,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我们要加强学习,提高理论功底。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奋斗。第二篇:居安思危观后感《居安思危》观后感苏联解体,对于全球的社会主义运动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有人说,苏联的解体是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也有人说,苏联的解体是由于苏共中央内部出现问题而导致的结果。在看完《居安思危》之后,我初步得出了结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沙皇俄国对外参与帝国主义战争,对内镇压百姓,民不聊生。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将革命的胜利果实夺回。于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诞生了。可是,旧势力并不愿意就此罢休,想把新政权扼杀在摇篮里。为了应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是余粮收集制,以保证军队的供给。最终,布尔什维克党取得了胜利,战胜了旧势力和参战的外国联军,彻底捍卫了革命果实。在内战结束之后,列宁采用新经济政策来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此来平息农民的不满。毫无疑问,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因为这两种举措都符合了马克思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并且结果也说明了举措的正确性。只可惜,新经济政策因为斯大林的上台而没有持续多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了苏共中央的最高领导人。在他的领导下,苏联的重工业飞速发展,通过第一、第二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工业总产值从欧洲的第四位,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短时期内奇迹般地变成了举世公认、雄视世界的社会主第2页共19页义工业强国。这为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苏联的崛起印证了社会主义能够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