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4000字5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本书的作者是马克斯·韦伯(德语。maxweber,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哲学家,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1881年韦伯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1883年在斯特拉斯堡服兵役一年,之后转入柏林大学完成学业。1889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并取得开业律师资格。1891年任柏林大学法学讲师,1892年升为副教授,学术重心从法学转向经济学。受“社会政策研究会”委托,分析德国东部农业社会结构变迁及其对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发表多篇文章,开始其对德国政治经济转型的具体分析。1894-1896年先后任弗莱堡大学和海德堡大学经济学教授。由于严重的神经疾病,在1898-1917年整整20年间不得不脱离教职,至1918年韦伯重新执教担任维也纳大学教授。韦伯还曾以专家身份作为德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出席巴黎和会,在会上反对签署《凡尔赛和约》。韦伯虽然患有严重的神经性疾病,但勤奋治学,长年坚持学术研究。同时还积极从事社会活动,韦伯曾与其他学人共同创办了《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文献》并担任编辑,德国社会学学会也是在韦伯帮助下建立的。马克斯·韦伯与卡尔·马克思和爱米尔·杜尔凯姆(涂尔干)被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韦伯以及他的同僚维尔纳·松巴特(也是德国社会学最知名的代表人物)采纳的则是反实证主义的路线,这些著作开始了反实证主义在社会科学界的革命,强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本质上的差异。韦伯的早期著作通常与工业社会学有关,但他最知名的贡献是他后来在宗教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上的研究。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研究开始于名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论文,并且继续在《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以及《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的社会学》、《古犹太教》第1页共5页里进行探索。他对于其它宗教的研究则由于他在1920年的突然去世而中断,使他无法继续在《古犹太教》之后的一系列研究—包括了计划中对于诗篇、塔木德犹太人、以及早期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研究。他所完成的那三个主要研究都关注于宗教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社会阶层与宗教理想间的关系、以及西方文明的独特特征。韦伯创造性地框架了现代社会学的体系,他不仅仅在诠释社会学研究领域有巨大建树,在经济史学派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还广泛涉及历史学、法学、政治学、宗教学、哲学乃至音乐、艺术等各个学科。此书写于1904-1905年,当时的欧洲已经把工业化进程推进了近半个世纪,其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然而,韦伯所身处的德国,此时却仍然保留着各种封建采邑和小村庄,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在世界都在迅速变迁的时候,资本主义在各国的发展让韦伯开始产生了疑问:究竟是什么导致这个工业化世界形成并展开。什么是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韦伯清楚地认识到,在研究资本主义的时候,一般社会学家研究的经济、政治层面的原因只是一个方面,并不完备,“经济伦理”也是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现代资本主义区别于传统资本主义的特征在于。市场上相对自由的物品交换,商业活动与家产活动的分离,复杂的簿记方法,理性的或系统的对工作的组织和一般意义上的工作场所。工人在法律上是自由的而非被奴役的。利益追求是以有规则和连续的方式进行的。在这里面体现的现代经济伦理,韦伯将其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在比较资本主义在各国的发展过程中,韦伯发现,西方的资本主义崛起而且发展迅速,而同时期的东方却仅仅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原因在于西方在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从而,韦伯在这本书里剖析现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起源以及重点探究宗教伦理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任务在于研究和澄清宗教动机一般而言对我们现代的、特别“现世”取向的生活与文化的错综复杂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第2页共5页除了绪论外,本书共有五个章节。绪论中,作者简要说明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并解释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本质---理性化是其最大特点。现代资本主义体现出来的理性化与科学发展以及社会秩序的独特品格息息相关。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从依靠“经验”到专注于“精致的知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