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音符》观后感远去的故事,不能远去的历史1937年12月13日起,6个星期,30余万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三分之一的南京城被焚毁。这是74年前发生在中国的悲剧,是一个民族的耻辱。74年后,当我们随着张艺谋导演的镜头回到那段过去的岁月,同样的历史,换一种角度,也会有不同的领悟。《金陵十三钗》改编自著名的华人作家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故事讲述1937年的南京,日军进攻,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座天主教堂里一个美国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学生、十四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军人和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故事的开始是非常惨烈的战争场面,顽强的中国军人,用最原始的手段对抗着日军的装甲部队。战争场面之宏大,确实如宣传中所说,有好莱坞战争大片的成分,让人不禁对在那个全线溃退阶段还能血战到底的中国军人表示由衷的钦佩。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之后,开始进入影片的主要故事发生地,一座天主教堂,一个美国人,带着一群逃难的教会学生躲了进来,紧接着是十四个秦淮河的风尘女子也进入了教堂,就这样,故事围绕着如何能活下去这一个目的展开。学生们对妓女的厌恶,妓女对学生们的调戏,米勒对玉墨的喜爱和豆蔻对浦生的动情,伴随着日军的进入,女学生的坠楼惨死,豆蔻为了让浦生临终前能听一曲《秦淮景》而惨遭蹂躏致死等一系列事情的发生,将两个本来对立的阵营融合在了一起,到影片的最后,为了保护十二个纯洁的女学生,原本一群被认为是最低贱的女人,却做出了很多高尚的人也无法做到的事情,就像春花说的,要改变世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死相,慷慨赴死,米勒在影片的最后,带着一车的学生,在夕阳中消失。整个影片可谓高潮迭起,开场的战争场面首先给人以震撼,将战争的残酷和以佟大为扮演的李教官为首的军人的拼死抵抗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当日军攻入教堂的时候,面对几近疯狂的日军,米勒作为一个小人物,他内心充满了恐惧,他不想卷第1页共3页入战争,对他来说,本来是一笔生意,完成后就拿钱走人,可是当那些女孩就要惨遭毒手的时候,心中的正义感和激情被点燃,那一刻,他不再是一名为死人化妆的化妆师;当他将红十字的标志在空中展开,对着日军怒吼,训斥他们的暴行,那一刻,他就是神,虽然随后就被日军戏剧性的打昏,可这并不能影响他内心有成为神的潜质。为了营救女学生,李教官将日军从教堂中引出,最后和日军同归于尽。这些场面在电影的前半段给人以深深的刺激,让人心潮澎湃。随着故事的发展,豆蔻为了给浦生弹一曲《秦淮景》跑回烟花巷拿琴弦而被日军发现,惨遭蹂躏致死,让人为这痴情女子的真情而感动,也让人感慨,谁说妓女无情,在这乱世中还能有如此真情,怎能不让人落泪。影片的尾声是以玉墨为首的秦淮姐妹,为了保住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孩而挺身赴死将影片再次引入了高潮,她们也曾有美好的童年,她们也向往美好的未来,可是命运却将她们带到了一个无法回头的现实,她们做的不光是拯救一批年轻的生命,她们更是拯救未来,一个她们寄托了很多希望和理想的未来,也许她们再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可是在夕阳下,她们是最美的女人,就像影片的英文名字,“战争中的花朵”,她们确实是这场战争中最美的花朵。网上关于这部影片的评论很多,褒贬不一,有人表示赞赏,说这是张艺谋导演近几年最好的一部影片,也是近年国产战争片中的精品;也有人表示失望,一部准备了4、5年,投资6亿的影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确实,如果和好莱坞的战争片来比,确实还有一些差距,从故事的编排角度来说,也有些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可是我想说,给中国导演一些支持吧,毕竟,这是我目前看到的最感人的一部描写南京大屠杀的影片。首先,国产影片最大的问题在于不会讲述故事,这部影片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她没有旧版《南京大屠杀》单纯的对凄惨场面的描写,也没有陆川导演《南京。南京。》中以日本人视角来看待这场战争,让人看后一直觉得很压抑。张艺谋导演将整个故事放在一个战火中的教堂展开,一个相对宁静的环境,通过情节的细腻描写,让每个人都成为这场战争的一部分,让我们重温那个离我们不算太遥远的年代。第2页共3页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