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2页《旅游资源学》知识要点1.1旅游资源定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以视为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几点争议:(1)“物质”和“精神”的争议;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2)“原生”和“开发”的争议;既可以是未开发的,也可以是开发的;(3)“劳务”算不算旅游资源?一般劳务不能成为旅游资源。具有旅游吸引力的传统手艺等特色劳务可以成为旅游资源。1.2旅游资源特征(1)美学体验性(功能特征)(2)多样性和综合性(组成特征)(3)地域性(分布特征)(4)稀缺性(赋存特征)(5)时间性(时间特征)(6)永续性与不可再生性(利用特征)1.3旅游资源分类1.3.1按利用方式与效果分(陈传康)游览鉴赏型:自然风光、古建筑、艺术作品、园林等。知识型:考察文物古迹、自然奇观、博物馆、科技馆等。体验型:民族风情、风味饮食、节庆活动、宗教仪式、集市贸易、家庭访问等。康乐型:度假疗养、休闲康复、游乐活动、文体健身等。1.3.2按资源变化特征分(傅文伟)原生性旅游资源(包括6小类):山川风光、生物景观、气候资源、文物古迹、传统民族风俗习惯和风情、传统风味特产。萌生性旅游资源(包括7小类):现代建筑风貌、现代体育文化科技吸引及趣处、社会新貌与民族新风尚、博物馆与展览馆、名优新特产及美食购物场所、自然力新作用遗迹、人工改造大自然景观。第2页共52页第1页共5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2页1.3.4按资源属性(形成、组成)分2003年,《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2、旅游资源形成2.1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基本条件(1)自然环境差异是形成自然旅游资源的前提条件(2)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机制、组合规律控制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演化(3)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受地表不同等级分异规律控制地球的圈层结构控制自然旅游资源的垂直分布大局;地表分异规律决定自然旅游资源水平分布大格局;气候的垂直变异决定旅游资源垂直分异。(4)现在的自然旅游资源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2.2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2.2.1自然地理环境是人文旅游资源形成基础(1)区位的影响海陆区位、地域相对区位、地物相对区位。海陆区位→海洋型文化、内陆型文化,如地中海文明、内陆黄河文明;地域相对区位→中东地区的商业文化、战争文化,北京处在华北、东北、西北交汇的枢纽、控制位置;所在大江大河的位置、高大山脉与高原的位置→生活、交通、生产的差异。(2)气候的影响气候的降水量→农耕区与游牧区,建筑形式;气候的温度→气温差异引起南北文化差异;四季变化→节庆文化;气候影响到物产→如南米北面;气候与地形等一起影响→人们的生活、生产习惯气候与中医文化(3)地形的影响第3页共52页第2页共5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2页地形通过对生产、生活影响而影响人口的分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地形类型及分布复杂程度的影响,如地形的类型、地形完整性和分割程度对文化影响深刻,如大的地形单元的分割、阻挡、连接作用,影响文化现象的分布边界,也形成利用通道或突破障碍形成交流的新文化现象,如古道文化;(4)对建筑等人工设施的影响,如风水建筑选址、山区吊脚楼。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岩石、矿藏、生物、水体、地质活动等。如石灰岩分布区、黄土分布区、火山地震、地热等。2.2.2历史的遗存地表遗存——如遗址遗迹、古城古镇和古村落、园林、宗教建筑、古战场、交通设施、各种器物、工艺品、文化艺术品;地下遗存——如陵寝、洞穴遗址、石窟、被埋藏遗址;水下遗存——如水下沉船、古城等。2.2.3文化的差异彼此吸引而成为旅游资源民族文化差异区域文化差异城乡文化差异2.2.4人的迁移和文化的传播和变异人口的迁移引起文化的传播,如欧洲人迁往新大陆;人口不迁移的文化传播,如西方传教、玄奘取经等。2.2.5现代人类活动及其产物具有观赏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