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代楷模”曲建武同志先进事迹感想学习曲建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根据学校党委宣传部的通知,我怀着无比激动和期待的心情,收听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认真学习了“立德树人的教师楷模”曲建武同志的先进事迹,获益匪浅。曲建武老师曾是XX省教育厅副厅长,2013年3月,他提出辞呈,本着想念学生,热爱学生,服务学生的宗旨,回到了教学第一线,做了一名普通的大学辅导员。现在是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2013级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用“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曲建武老师的感人事迹深入人心。他重视育人,走进课堂,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他重视沟通,3年来,给学生发了200多万字的微信、短信;他重视特困生,深入寝室和学生家里,了解学生的难处而给予帮助。教育就是一种爱,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生如子是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诠释。他把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他热恋的的教育事业上。曲建武老师教会了我们要在思想上引领学生的成长,让学生把握好大学生活,确立起人生的价值追求。鼓励学生要振奋精神、磨练意志,继续发扬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精神,学好知识、学好本领,早日成为有用之才,回报家庭、回报社会。爱的牵挂,温暖前行。在曲建武先进事迹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力推“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他说:“家访是老师和家长互相教育、感动的一个过程。”辅导员不辞辛苦走进了学生的家,家长会很感动;家长对辅导员的热情,同样会让辅导员很感动。曲建武老师每年都要到经济困难的学生家中走访,他更是把家访作为一种工作模式,算起来他一共去过上百个学生家里,给学生们点燃了继续努力学习的希望。我作为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辅导员,深刻体会到“爱是教育的灵魂”这句话的真谛,每年寒暑假走进困难学生家庭都感受颇深。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不仅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第1页共5页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的良苦用心和殷切期望。同时,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通过家访使我们了解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有助于今后的教育工作。通过学习曲建武老师的先进事迹,让我明白作为一名辅导员,一定到心系学生,在工作上是师生关系,在生活上就是朋友关系。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深刻影响到学生的为人处事,为将来步入社会生活打下基础。曲建武老师将教育事业融入到血液中,怀有热爱学生的一份情感,才使他不知疲惫地依然行走在他所选择的无悔人生之路上。我是一名辅导员,我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们永远都在心系学生的路上。第一次听说曲老师的名字,是我在读研究生时的课堂上,我们的任课老师在《辅导员理论与实践》课上提到曲建武的故事,当时我也不是很理解,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精神,让一位厅级干部辞官,义无反顾地回到大学校园,做一名普普通通的辅导员。大学本科四年,我经历过四任辅导员,对于辅导员的第一印象,是我在大学报到第一天,一位女士出现在我面前,满面阳光的对着我微信着说:你好孙嘉旭,我是你的大学辅导员,我叫王静,以后叫我王老师就行。在我的学生时代,印象中的大学辅导员,永远都是阳光灿烂,亲切和蔼,学识渊博,一身正气的形象。在大学时期每一名辅导员都是我的学习榜样,都是我在校园里最尊敬的人。我的辅导员在我人生最懵懂,最迷茫的时期像一座灯塔为我导航。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考研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立志成为一名大学辅导员。而正是在我研究生的第一堂课中,听说了曲建武老师的故事。曲建武老师也是一名辽师人,他在1982年毕业后留校担任学生辅导员,1998年担任学校党委副书记,2004年底调任XX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后兼任教育厅副厅长。2013年,辞去职务回归学校,担任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2013级辅导员。他认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天天和学生在一起,与青春和生命打交道,这种幸福是任何金钱和权力换不来的。读研究生的三年中,拜读过曲建武老师关于大学生德育工第2页共5页作的学术论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曲建武老师2004年主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