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rgo浮标实时资料卫星高度计数据集。对高度计资料的光谱分析表明,全球海面距平变化,有半数波长小于1000km。如果感兴趣的气侯信号包括所有大于1000km的波长,那么以每隔3个经纬度布设的浮标观测网将能够分辨出这些信号,其信噪比约为3:1。研究还发现,测高谱中半功率点随纬度的改变而变化,它的波长从热带处的1300km到北纬50oN处变为700km。世界海洋环流实验水文资料中的气候信号。通过WOCE水文资料与早期资料的对比发现,在北大西洋副热带海域中存在大范围的、十年时间尺度变化的中层变暖现象。实验还表明,这些海盆尺度的变化信息可以从间隔3个经纬度分布的剖面浮标网资料中提取出来。数据同化模式应用。事实上,模拟与纯数据分析对观测资料的要求并没有明显区别。模式是以数据为基础,它需要相应的比较场进行严格的模式测试。而数据同化模式则需要大量的资料,以确定单点测量与模式平滑场连接的统计学特性。此可见,“阿尔戈”观测网的布点既不能太稀疏,也不可能太密集。故最终选择了在全球海洋中布放3000个浮标,观测深度为20XX米的设计目标。考虑到卫星高度计的光谱空间尺度随着纬度的增加会缩短的事实,要求在高纬度海区增加浮标的布放密度,而在赤道海域则可稀疏一些。即在北纬60oN以北海域,其浮标的布设密度要比赤道海域增加2倍。但就平均而言,Argo观测网将每隔约3个经纬度布设一个浮标、总计约3000个Argo剖面浮标组成。“阿尔戈”海洋观测网建设在20XX年3月20-22日召开的第三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上,澳大利亚和美国宣称已率先在东印度洋和东太平洋施放了21个Argo浮标,从而正式拉开了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建设的序幕。至20XX年3月,世界上已经有14个国家和团体加入国际Argo计划,并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等海域投放了337个Argo浮标,这些浮标主要世界上12个国家和团体施放。从图中可以看出,Argo浮标的区域分布为:大西洋最多,其次为太平洋和印度洋,南大洋几乎无人问津。为此,Argo科学组继续呼吁各国科学家对此给予必要的重视。南大洋的海水运动和其物理性质,对全球海洋和气候影响极大,而人们对其的认识和了解,于缺乏海上观测资料,显得十分有限,故希望各国能提供浮标施放于这一海域。各国Argo浮标投放海域及概位下表为各国已获取资助投放Argo浮标的数量以及未来3年中计划施放浮标的情况。此可见,预计到20XX年底,世界上15个国家和团体已经或即将施放的Argo浮标数会达到1380个;未来3年计划投放的Argo浮标数量将达到2517个。各国已投放的Argo浮标数国家或团体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欧共体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西兰俄罗斯英国美国总计Argo浮标104251016342462226160337届时,全球投放Argo浮标的总数将会达到3897个,加上一些国家还尚未纳入Argo计划的浮标,故预计到20XX年未,全球投放剖面浮标的总数在4000个以上。从提供浮标的数量来看,美国居首位;其次为日本;法国和英国分别居第三和第四位;排名5-11位的国家分别为加拿大、印度、韩国、中国/澳大利亚、德国、欧共体、丹麦/西班牙、新西兰和俄罗斯。各国Argo浮标统计单位:个国家或团1999体澳大利亚10加拿大10中国丹麦20XX4220XX13201020XX725803-059375105301999-20XX12317212330欧共体1070法国350德国印度日本2476新西兰22韩国19俄罗斯西班牙英国1350(5)美国55132174总计75226484809516030811511531119150903004902612159012426830304512)150(40)258275(7)1238(75)1874595(62)25173897此外,丹麦、挪威等国也表示将提供浮标参与Argo计划;而日本、韩国等国表示若能继续争取到资金支持,其提供的浮标数量还会有所增加。些可见,Argo计划已经愈来愈受到沿海各国政府和团体的重视。另据Roemmich主席提供的一幅20XX年各国在太平洋海域已施放或即将布放的浮标位置图来看,主要集中在太平洋中西部海域,提供浮标的国家有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太平洋海域各国已投放或即将投放的Argo浮标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和韩国已经捷足先登,在此海域投放了约12个浮标,并已有计划在20XX年上半年度在此海域再投放18个。“阿尔戈”数据实时接收与处理阿尔戈浮标观测的资料目前主要利用“阿戈斯”系统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