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著作读后感1.《青春之歌》作者杨沫内容简介。小说写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林道静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并成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曲折过程。林道静为了寻找个人出路,逃避为男人当“玩物”和“花瓶”的命运,踏上流亡之路的。她逃离家庭,到北戴河附近的杨家村小学投亲不遇,做了代课教师。然而,校长余敬唐却阴谋把她嫁给当地的权贵,走投无路之下她投海自尽,被一直注意着她的北大学生余永泽搭救。“诗人兼骑士”的余永泽,唤醒了林道静对生活的热情,在余永泽爱情的感动下,她答应和他共建爱巢,从小孤苦无依的林道静暂时享受到了家庭的温馨。但她不甘心被人供养,先是寻找工作受挫,后接触到北大的爱国学生,思想上受到触动。当遇到共产党人卢嘉川之后,她开始接触到革命思想。余永泽一再拦阻她参加革命活动,并导致卢嘉川被捕。林道静在惨痛的事实面前如梦方醒,决心离开庸俗自私而平庸的余永泽,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从此她在革命者的指引下,一步步克服软弱,最终成为一名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2.《保卫延安》作者林鹏程内容简介。小说全面地描绘了1947年3月到7月延安保卫战的历史进程,通过党中央撤离延安后在西北战场上发生的青化砭伏击战,羊马河、蟠龙镇攻坚战,长城线上突围战,沙家店歼灭战和九里山阻击战等几场重大战役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的雄伟气魄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生动地展现了在延安保卫战中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全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急剧变化的政治、军事形势。3.《红日》作者吴强内容简介。1946年深秋,国民党王牌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开始向华东XX县区疯狂进攻,我人民解放军沈振新所部一个军奋起抗击,杀退了敌人。面对敌人第二次更加猛烈的进攻,经过一番苦战,涟水终于失守。第1页共3页我军被迫撤退,北上山东,实行战略转移。涟水战役失败后,我军指战员思想一度处于愤怒和压抑的状态。军长沈振新的心情和战士们一样沉重,以致坐卧不安,懊恼异常。这位英勇善战的将领渴望带领自己的部队有朝一日与七十四师再度交手,一决雌雄。4.《李家庄的变迁》作者赵树理。内容简介。小说描写李家庄激烈尖锐的阶级大搏斗。主人公铁锁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是李家庄的外来户,一个勤劳、忠厚、憨直的贫苦农民。他安分过日,却遭到地主李如珍、小喜、春喜等人的欺压迫害,以致破产,为养家糊口去太原做工,又受到军阀欺凌。在共产党员小常的帮助下,他提高了觉悟,团结群众,与地主展开正面斗争,并在斗争中逐渐成长,后来参加了八路军,走向了武装斗争的道路。通过铁锁的个人生活的线索寓于整个李家庄的变化之中,将抗日战争作为大背景,叙述了农民与地主的斗争取得的阶段性的胜利。5.《战斗的青春》作者雪克内容简介。民国31年(1942年)华北侵华日军扫荡冀中根据地。中共区委书记胡文玉要解散区队,分散隐蔽,小队长李铁主张武装斗争,胡的爱人区妇委会主任许凤站在李铁一边,副队长赵青附和胡的意见,区长举棋不定,同意了胡的决定。区队在完成牵制敌人掩护军分区突围任务中付出很大牺牲,胡逃避斗争,躲去赵青家养息被撤职,许凤代理队长继续战斗。胡在潜伏特务赵青拉拢下叛变投敌,许凤在抢救群众中被捕。当敌人企图杀害许凤时,李铁率队攻入相救,许凤击毙胡文玉配合主力完成了反扫荡任务。6.《战争启示录》作者柳溪内容简介:通过坚定的共产党人李大波、成长中的女学生方红薇、日蒋两面特务曹刚这3个人物独特的生活经历,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了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的全貌,既有描写红格尔图、百灵庙浴血奋战的场面,又有敌伪营垒里血淋淋的“通州兵变”;既有描写北京、天津、保定、上海我“地工”出生入死、深入虎穴的巧妙斗争,又有日本人内部上层高级将领———“南进派”和“北进派”,第2页共3页“海军派”和“陆军派”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作品再现了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揭示了日、蒋、伪在战争期间的鲜为人知的交易和内幕,是近年来反映战争题材作品中的佼佼者。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