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镜鉴》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警钟》《镜鉴》观后感《警钟》《镜鉴》观后感《警钟》《镜鉴》以“辽宁拉票贿选案”“XX省XX市破坏选举案”和“XX省XX市拉票贿选案”3个案件为例,深刻剖析破坏选举和贿选给党和政府带来的重大危害,深入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教育课。基层“两委”换届选举,是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巩固我国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基层“两委”换届选举阶段,基层选举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无论是对干部还是对党员群众,都有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我们必须注重三个问题。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虽然经过多年基层民主选举实践,增加了选举的透明度,保障了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丰富了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激发了党员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但是,当前社会思想多样化、价值多元化、观念多变化的复杂形势,对我们搞好“两委”换届选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换届选举既要精心组织、严守纪律,更要依法进行、阳光操作,防止个别人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等不正当手段破坏选举。农村基层选举有着很多的挑战,因此在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时候就需要我们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操作,有效保证选举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及时化解矛盾,切实解决问题,确保群众反映情况“无障碍”、“无禁区”、“无盲点”。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在“两委”换届选举进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基层群众的自治功能。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民主集中制的规范下,更多地倾听来自基层党员群众的声音、了解群第1页共8页众的需求,尊重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自己办理,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党员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主体意识、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绝不让一个有选举权的党员群众因我们的工作失误而丧失选举的权力,也绝不让一个不应享有选举权的人得到选举的权力。观看结束后,鲜明的案例令与会人员感触颇深,要以教育片中的警示为戒,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做到不越“雷池”、不碰红线,坚决遏制打关照、拉关系、买官卖官、破坏选举等恶劣违纪行为,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不懈努力,这两起案件触目惊心,发人深省。我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将吸取案件教训,引以为戒,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认真履行好职责,正确行使好权利,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选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第二篇:观看镜鉴警钟警示教育片观后感观看《镜鉴》、《警钟》警示教育片观后感近期我们观看了《镜鉴》、《警钟》两部警示教育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警钟》和《镜鉴》分别以“辽宁拉票贿选案”“XX省XX市破坏选举案”和“XX省XX市拉票贿选案”3个案件为例,剖析了破坏选举和贿选给党和政府带来的重大危害,宣传中央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要求。这是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一种思想鞭策,更是匡正干部行为,严肃纪律作风必不可少的一剂“预防针”。教育片里许多案例,很多党员干部都有相似的腐败经历,都是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被委以重任,但是当遇到诱惑时就乱了方寸,关键时刻没有把持住自己,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这就告诉我们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要有准则,不能老想着走捷径,攀关系、找门子,靠歪门邪道一蹴而就,这样的方式得来的将是海市蜃楼。案例告诉我们,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不管在何岗位上,在什么样的角色中,我们都不能放松对党规国法的学习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要建立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排除非份之想,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自觉抵制各种第2页共8页腐败现象,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生活上不拘小节,思想上就会放松警惕,行为上就会放纵自己,最终就会滑入罪恶的深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们的人生路标,指引着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自律自强的人生态度健康成长为一个有用的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