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0页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讲义侯宇尧一、现阶段为什么要开展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2006年,我们用了一年时间完成了由以期限管理为基础的贷款四级分类向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贷款五级分类的过渡,彻底摸清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底数。在全面推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分类的同时,如何全面真实地反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质量,彻底摸清全额资产风险状况,提高整体抵御风险能力,成为当前合作金融机构监管的当务之急。一是非信贷资产现状堪忧,亟待摸清风险底数。截至2006年12月末,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总额25406亿元,占全部资产总额的40.36%。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包括了除信贷资产以外的所有表内外资产项目,项目众多,数额巨大,形态各异。由于长期不受重视,放松管第2页共30页第1页共3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0页理,其潜在巨大风险已经日趋显现,亟待实行风险分类,以摸清底数,制定防控对策。二是监管滞后,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促进非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长期以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普遍注重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强化制度建设,全面实施风险分类,对非信贷资产却疏于管理,非信贷资产已成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管理制度最为欠缺,隐藏风险最为严重,内外部监管最为薄弱的领域。中国银监会成立不久,刘明康主席指示要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其风险的防控。唐副主席于2006年初提出全面排查和掌握农村信用社的总体风险状况,根据会领导的指示精神,合作部扎实抓好农村信用社监管,决定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实施风险分类,以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全额资产经营优势,促进资产多元化发展。三是条件成熟,适合全面推行风险分类。1.全面推行的贷款五级分类为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提供了基本条件。一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全体人员对风险分类的思想认识已经有了一个较全面地提高;二是风险分类的相关制度、流程也基本建立;三是“123工程”的实施,培训了一大批业务骨干,为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提供了人力保障。第3页共30页第2页共3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30页2.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业务结算网络系统,为全面推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提供了硬件保障。3.商业银行和部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近期试点,如湖北省从2004年底开始全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初级分类,到2006年选取部分地区实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试点,现已有一定的成功经验,这些都为全面推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4.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新的业务品种相对于其它银行类金融机构较少,特别是一些分类难度较大的中间业务和衍生业务所形成的资产基本没有,因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相对简单易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目的:1、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树立审慎经营、风险管理的理念。2、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非信贷资产质量,充分揭示非信贷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3、发现和分析非信贷资产使用、管理、监控、催收、处置等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加强对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提高非信贷资产质量。4、为判断非信贷资产减值准备充足性提供依据,建立科学合理的非信贷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制度。5、为计量、监测资本充足率,评价经营管理能力提供依第4页共30页第3页共3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30页据。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适用范围(一)分类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全国所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乡镇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统一法人社、地市联社、省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都要对非信贷资产实施风险分类。省联社是法人机构的概念,包括非法人的清算中心和地市办事处。(二)分类资产《指引》要求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各类非信贷资产进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