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系统事故处理措施是建立了工作机构和基本规范。二是制定了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三是加强了日常监督和管理工作。针对查找出来的隐患,分析了隐患产生原因,并制定了强有力的整改措施,建立了重大危险源的"五可"监测监控系统,即对重大危险源可视看、可检测、可报警、可记录、可巡查。应急体系的总的目标是。控制事态发展,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恢复正常状况,这三个总体目标也可以用减灾、防灾、救灾和灾后恢复来表示。应急运作机制主要由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和公众动员这四个基本机制组成。应急信息通讯系统要保证所有预警、报警、警报、报告、指挥等活动的信息交流快速、顺畅、准确,以及信息资源共享;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sops)主要是针对每一个应急活动执行部门,在进行某一项或某几项具体应急活动时所规定的操作标准,这种操作标准包括一个操作指令检查表和对检查表的说明,一旦应急预案启动,相关人员可按照操作指令检查表,逐项落实行动。应急体系的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报警、应急启动、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几个过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3迅速的反应主要是。迅速查清事故发生的位置、环境、规模及可能发生的危害;迅速沟通应急领导机构,应急队伍、辅助人员以及事故现场人员之间的联络;迅速启动各类应急设施;迅速组织医疗、后勤、保卫等队伍各司其责。正确的措施包括。保护或设置好避灾通道和安全联络设备,撤离灾区人员;力争迅速消灭灾害,并采取隔离措施,转移易引起灾害蔓延的设备和物品;撤离或保护好贵重设备,尽量减少损失3注意防止死灰复燃及二次事故发生。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在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从容地应付紧急情况,需要周密的应急计划、严密的应急组织、精干的应急队伍、敏捷的报警系统和完第1页共17页备的应急设施。氢气瓶使用注意事项因生产需要,必须在现场(室内)使用气瓶,其数量不得超过5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建筑物顶部或外墙的上部设气窗或排气孔。排气孔应朝向安全地带,室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少于三次,局部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得少于七次。2.氢气瓶与盛有易燃、易爆物质及氧化性气体的容器和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8米。3.与明火或普通电气设备的间距不应小于10米。4.与空调装置、空气压缩机和通风设备等吸风口的间距不应小于20米。5.与其他可燃性气体贮存地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米。6.设有固定气瓶的支架。7.多层建筑内使用气瓶,除生产特殊需要外,一般宜布置在顶层外墙处。8.使用气瓶,禁止敲击、碰撞;气瓶不得*近热源;夏季应防止曝晒。9.必须使用专用的减压器,开启气瓶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10.阀门或减压器泄漏时,不得继续使用;阀门损坏时,严禁在瓶内有压力的情况下更换阀门。11.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应保留5千帕以上的余压。第七节发电机氢气系统的异常及事故处理15.8.1发电机内氢压低15.8.1.1现象发电机内氢压指示ceo2>mgo>r-al2o3>tio2>zro2>硅胶>硅藻土,各载体负载催化剂主要物象包括nio而ni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影响催化剂选择性当相互作用较弱时,催化剂选择性低,不存在nio时,催化剂火星选择性都低,当相互作用较强,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较高在乙醇重整制氢方面mgo,la2o3,al2o3,ceo2-zro2等用于催化剂载体类水滑石结第2页共17页构的催化剂水滑石是mg和al的羟基碳酸化合物,类水滑石化合物是一种层状的特殊结构的材料,这种结构有金属氢氧化物层,层间有平衡阴离子。类水滑石化合物层板上具有规整结构的金属离子,当以它为前驱体的复合氧化物在焙烧后,会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同类催化剂相比,它能使金属分布更均匀,更重要的是稳定的氧化镁构型能更好的抵抗烧结,类水滑石在作为催化剂的前驱体得到高度的重视。人们利用其他的金属离子取代水滑石层板的镁铝粒子,合成了类水滑石结构。ni-mg-al三元的类水滑石结构作为催化剂的前驱体,经过焙烧后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一般采用恒定的ph法制备类水滑石结构催化剂更有利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