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孔子如来》读后感5篇VIP免费

《孔子如来》读后感5篇_第1页
1/5
《孔子如来》读后感5篇_第2页
2/5
《孔子如来》读后感5篇_第3页
3/5
《孔子如来》读后感5篇《孔子如来》读后感一《孔子如来》讲,鲁国有一个大夫叫季孙行父,死后被谥为“文”,人称季文子,此人非常谨慎,做事三思而后行,大家都很敬佩他。孔子听到这件事后,含蓄的批评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很多人以为,三思而后行是孔子说的,是孔子提倡的。其实,恰恰相反,是孔子反对的,孔子说的是:“三思而不行。”为什么说三思而不行,因为三思而后行,是根据利害而行动,而不是根据是非而行动。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告诉君子有义在,他就会去做;告诉小人有利,在他才会做。孔子也说过:“见义不为,无勇也。”但是很多人却选择三思而后行,任何一个人,祸福利害计较太深,总不能见义勇为。所以,孔子说,再思,可矣。想的太多,人便退缩,长期以往,人便委琐。人一委琐,便不可观。李贽说:“最初一念之本心。”就是说,最初一念的判断,往往是价值判断,是善恶美丑判断。钱穆说:“是有贵于刚决,多思转私。”意思是,做事贵于果断刚决,想的太多了就变成自己的打算了。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反对三思而后行,因为三思之后,正义往往不行,行的,往往是私利。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事,三思而后行,导致不能见义勇为,如:看到有人在大街上行窃,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是一个犯罪行为,必须制止。但是第二第三反应呢。可能是,我制止他,我会不会受到伤害。我还是不管了吧。等,这样的想法,但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见到比较多的是:你走在马路上,见到地上有垃圾,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哦,这有一块垃圾,我要把它捡起来。第二反应第三反应是,这样很丢人呀,别人会不会嘲笑我呢。我还是不捡了吧。或者是:这里有垃圾,我把它捡起来。但是第二个第三个想法是,我为什么要捡这个垃圾。捡这个垃圾对我有什么好处。不仅没有好处,我还会被别人笑话,我还是不捡了。曾经有人做过实验,在在四个不同的地方,而且都是人流量比较多的大街上,扔下一些塑料瓶,观察一下,看有没有人第1页共5页会捡。但结果令人意外,整整等了约四个小时,有几百人经过这里,但是没有一个人捡起这些塑料瓶,接着,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个实验,如果有人主动请求路人和他一起捡垃圾,会有人帮忙吗。实验结果更令人诧异,在四个地方的实验人员,请求路过的人帮他一起捡垃圾,路过的人无一例外,全部都帮助我们的实验人员捡垃圾。这个实验结果告诉我们。三思而后行,会让我们的,根据这件事的利害而行动,而不是根据是非善恶或价值观来行动。所以,我们并不是在每件事上都要三思而后行,而是根据自己的最初一念来行动,因为“最初一念之本心。”《孔子如来》读后感二老子教导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是很注重德行的,但他们的容貌看起来会有些愚钝。老子所说的“愚”,“不是智慧的缺乏,而且智慧的‘收藏’,不是智慧的不足,而是智慧的收敛,不是智慧的麻木,而是智慧的蛰伏。”比如,在街上发现了一个鼓鼓的钱包。有的人可能会说,今天运气太好了,拿着这些钱去吃点儿好吃的吧。这样的人会觉得自己很聪明、运气很好。但这件事有其他的做法,可以捡起钱包交给警察叔叔,警察叔叔会根据钱包里的身份证明来锁定失主。还有一种做法是,路不拾遗。有钱不捡,貌似很蠢笨,但细想开来,倘若每个人都能有君子的德行,对路上的钱包路不拾遗,那即使过一天、一个星期,哪怕过一个月,失主沿路寻找,就一定能找到丢失的、没有被动过的钱包。如果每个人都因德而愚,世界会不会更多一些美好,更多一些信任,更多一些明媚。有一个大家都听过的故事,国王发了一些种子让孩子们种花,谁种的花最美,就选谁当继承人,到国王约定好的日子后,孩子们怀抱各种美丽的花,只有一个孩子手捧空花盆,而最终国王选了他当继承人,因为分发的那些种子都是煮熟的,根本种不出花。空花盆孩子老老实实播种照料国王给的种子,看上去是那么愚笨,但他诚信踏实的德行赢得了国王的信任。那么,到底是努力捧来美丽花朵的孩子更有智慧,还是空花盆孩子更有智慧。第2页共5页在学习中,我为了在短时间内把作业完成,会应付着写,还想着自己好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孔子如来》读后感5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