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阶段性B.育人性C.服务性D.时代性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裴斯泰洛奇D.赫尔巴特4.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倡导的“三中心”是指()。A.儿童、教材、活动B.教师、活动、经验C.儿童、活动、经验D.教师、经验、教材5.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社会人口数量C.社会文化传统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6.学校在让学生学习经典时,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体现了教育的哪种文化职能?()A.传递-保存文化B.传播-交流文化C.创造-更新文化D.选择-提升文化7.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A.决定作用B.动力作用C.基础作用D.主导作用8.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的是()。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标D.教育目的9.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合格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集体本位论D.教育元目的论10.当前我国九年义务制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用的是()。A.六三制B.五四制C.九年一贯制D.多种形式并存11.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机智。这表明教师劳动具有()。A.创造性B.长期性C.连续性D.示范性12.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社会课程13.编写教材(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课程标准D.课程说明14.“授人以鱼,仅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育应当注重()。A.传授给学生直接知识B.突出重点,突出难点C.及时巩固、复习所学知识D.发展学生智能,教会学生学习15.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与批改D.课外辅导16.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课堂教学B.复式教学C.远程教学D.现代教学17.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介绍大量的、系统的信息的方法是()。A.实践法B.谈话法C.参观法D.讲授法18.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哪一项教学原则?()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9.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是测验的()。A.难度B.信度C.效度D.区分度20.教育科研的起始环节是()。A.确定研究对象B.提出假象C.选择课题D.搜集资料21.中小学行政管理中最基本的行政组织是()。A.年级组B.教研室C.班级D.教务处22.课外活动最常见的组织形式是()。A.群众性活动B.班级活动C.个人活动D.小组活动23.“窥一斑而见全豹”这体现了知觉的()。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24.皮亚杰认为7—11岁儿童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撑,并出现了守恒思维。这种认知发展阶段属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5.“一俊遮百丑”这句话体现了人们在信息整合过程中具有()。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效应26.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而寻求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活动属于()。A.常规思维B.聚合思维C.发散思维D.动作思维27.小明聪明过人,灵活善变,善于适应新的环境,小明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28.下列选项中,有关气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气质有好与坏之分B.气质和先天遗传无关C.气质就是性格D.气质无好与坏之分29.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过度学习能增强记忆效果。最佳过度学习的量是过度学习的()%。A.10B.30C.50D.7030.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问题能迅速做出反应。这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A.敏感性B.流畅性C.洞察性D.独创性31.学生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可能会阻碍该问题的解决。这种心理现象是()。A.心理定势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