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西中考科目说明物理一、命题原则1.依据《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物理学业考试要体现物理课程的性质: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突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考查学生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核心思想和方法,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试题命制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公平性物理学业考试命题应面向全体学生,应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水平、物理背景和生活经验编制试题,试题的背景材料应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潜能。3.试题设计合理、有效,体现科学性试题的内容与结构应当科学合理,试题表述应准确、规范,题意明确且无歧义,语言表述尽量采用多种形式,具有亲和力。要避免因文字阅读困难而造成的解题障碍,避免在试题的背景或答案中出现与生活经验和科学原理相悖的情形。要重视解题过程的考查而远离繁琐的计算。4.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体现发展性试题内容应反映物理学近期发展的前沿动态,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我国科技领域新成就,应反映物理、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要命制一定比例的开放性试题,同时要把握好试题的开放度。加大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5.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改进学习方式,体现导向性物理学业考试要命制一定数量的学生学习过程试题,引导学生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提高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在掌握恰当的物理学习方法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试题力求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二、考试目标与内容知识板块知识点考试目标了解认识理解声学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乐音的特性√3.声的利用√4.噪声的危害和防治√光学1.光的直线传播√2.光的反射√3.光的折射√4.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5.透镜√6.眼睛和眼镜√7.显微镜和望远镜√热学1.温度√2.温度计√3.物质的三态√4.熔化和凝固√5.汽化和液化√6.升华和凝华√7.水的物态变化√8.分子动理论√9.内能√10.比热容√11.内能的利用√1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力学1.长度、时间及测量√2.运动的描述√3.运动的快慢√4.质量√5.密度√6.力√7.牛顿第一定律√8.二力平衡√9.弹力弹簧测力计√10.重力√11.摩擦力√12.压强√13.液体压强14.大气压强√15.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6.浮力√17.功√18.功率√19.机械能及其转化√20.杠杆√21.其他简单机械√22.机械效率√电学1.两种电荷√2.电路√3.电流和电压√4.电阻和变阻器√5.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6.欧姆定律√7.电阻的测量√8.电功率√9.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0.焦耳定律√11.生活用电√12.磁现象磁场√13.电生磁√14.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6.信息的传递√(一)依据《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出的课程目标,考试内容按声学、光学、热学、力学、电学五个部分要求如下:(二)《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必做的20个学生实验: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2.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6.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7.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8.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9.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0.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11.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12.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4.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15.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6.用电流表测量电流17.用电压表测量电压18.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9.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20.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三)考试内容若按力学、声学、光学、热学、电学五个板块分类,试题中各板块内容的分值比例分布如下:知识内容力学声学光学热学电学分值30分3分9分10分28分比例38%4%11%12%35%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书面作答的方式。考试时间,与化学合卷共150分钟。试卷满分:理科综合共150分,其中物理部分占80分。2.试卷结构试卷分Ⅰ、Ⅱ两卷,其中第Ⅰ卷为选择题,约占30分,采用机读卡答卷。第Ⅱ卷为非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