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生活垃圾自供能热解气化处理综合利用技术可行性报告2目录一、简述项目提出的背景、技术开发状况、现有产业规模二、项目产品的主要用途、性能三、投资的必要性四、项目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的先进性效果论述五、产品技术性能水平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较六、项目成熟程度七、市场需求情况和风险分析八、环境保护措施九、劳动保护和安全十、社会经济效益十一、单机经济效益。十二、工厂用地情况十三、用户的选择3前言人人都讨厌垃圾、人人都制造垃圾、垃圾如何处理的问题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垃圾是放错位子的有效资源。垃圾是一座永不枯竭的矿藏。为切实加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力度,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国务院于2011年4月19号下发的国发{2011}第9号文件指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激增,垃圾处理能力相对不足,一些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和社会稳定。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坚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生活垃圾中有机成分和热能的利用水平,全面提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注重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提高设施利用效率,扩大服务覆盖面。要科学制定标准,注重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地选择先进适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自“八五”起,中国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北方机器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合作,开展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在总结吸收国内外垃圾4(污泥)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机物质含量高、含水率高、热值低、多为混合垃圾等物性和特点,开发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泥自供能热解气化处理综合利用技术”,并制造出关键设备。该项技术已分别通过环保部和科技部评审,于2010年6月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推广项目。9号文件规定,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每个省(区)建成一个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达到30%,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达到50%。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监管体制机制。到2030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小城镇乡村延伸,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该技术完全属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其核心技术在国际国内尚属首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优势显著。该技术改变了垃圾焚烧的单一处理模式,将热解气化、高效燃烧、厌氧消化和RDF等多项工艺技术进行了系统整合优化。整个系统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封闭运行,不仅实现垃圾和污泥处理的减量化和资源化,而且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和二次污染,各项排放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特别是二恶英的排放优于欧盟排放标准。尤需一指的是,该技术的投资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只有进口设备的二分之一,各项排放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而且比其他垃圾(污泥)处理方法节约了大量土地资源,极其适合我国城市对垃圾和污泥处理的要求。该项技术产业化应用,将5大幅提升我国生活垃圾和污泥处理的技术水平,这对解决我国“垃圾围城”困境,保障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顺利开展,实现我国生活垃圾和污泥处理装备自主化,提高我国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项目背景、技术开发状况、现有产业规模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21世纪国际社会“环境与发展”与“和平与发展”两个同等重要主题内容之一。我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化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