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学习感受大全本人学习《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以下简称《项目管理工程师》)后,结合一些资料和实例,就其中的项目范围管理和项目质量管理谈几点我个人的感想。《项目管理工程师》是综合管理的一门学科,本课程将项目管理作为重点,对信息系统是择要叙述,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项目管理方面、信息系统方面和应用行业方面,还应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方面的基本知识。以下就项目管理方面中的范围管理和质量管理中谈一下我的想法。一、项目范围管理:范围管理确定在项目内包括什么工作和不包括什么工作,由此界定的项目范围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可能因种种原因而变化,项目范围管理也要管理项目范围的这种变化。对项目范围的管理,是通过以下5个管理过程来实现的:(1)编制范围管理计划一个项目的初期需要确定如何定义项目范围、如何制定详细的范围说明说、如何定义和编制工作分解结构,以及如何验证和控制范围,这就需要编制范围管理计划,在编制的时候需要联系实际工作,考虑公众主要制约因素,比如准备采取的行动是否有可能违背本组织的既定方针,某些活动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等。(2)范围定义范围定义的过程是详细描述项目和产品的过程,并把结果写进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中,准备一个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对项目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这个工作基于在项目启动阶段的主要可交付物如初步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假定以及约束上。多获知更多的项目信息时,项目范围被更清晰地定义和描述。为了完成项目,分析现存的风险、假定以及约束,同时把必要的新发现的风险、假定以及约束追加到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中。(3)创建工作分解结构第1页共5页在这里主要明确了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wbs)的定义和意义,wbs是管理项目范围的基础,详细描述了项目所要完成的工作。工作分解的好坏是项目实施顺利以及最后评估成败的重要因素,因为wbs的最底层工作单元称为工作包,是定义工作范围、定义项目组织、设定项目产品的质量和规格、估算和控制费用、估算时间周期和安排进度的基础。(4)范围确认主要就是客户等项目干系人正式验收并接受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物的过程。(5)范围控制范围控制是一个监控和实施调整的过程,监控变更的发生和在范围允许内做一定的变更,防止出现范围之外的变更。其中焦点问题有三个:1.确定范围变更是否已经发生。2.对造成范围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以确保这些变更得到一致的认可。3.当范围变更发生时,对实际的变更进行管理。现就结合我跟进的XX县区教育版oa的项目谈一些自己的看法:这个项目前期工作就是因为项目开始时没有指定一定的范围而导致工作滞后,在项目前期疲于按照学校的要求对软件做修改,由于大量的开发需求和其他因素导致项目推进工作缓慢,客户一直在提出个性的需求,又导致最后四所学校的系统版本没有统一,在后期维护和更新工作造成困难。在意识到这些问题时才发现系统版本已经改的面目全非,和规范统一学校管理的初衷相差甚远。尽管软件不够成熟,变更一直在发生,但是现阶段,项目加入了范围确认和范围控制的范围管理要素,客户提出修改的需求,先通过教育局的初审,然后经过公司研发人员的二审,将审批的结果告知学校,确认之后再进行开发工作。这样就避免了一个过于个性的需求占用大部分开发的时间而拖沓项目的进度的情况。二、项目质量管理引用书中的原话:“项目的信誉是靠质量树立的,效益是第2页共5页质量带来的,项目质量管理的重点是质量策划、质量保证的和质量控制。”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成功打造一个项目的关键首先是产品质量,只有质量好的产品才能成就品牌,尤其是在开发早期,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否则就容易功亏一篑。质量包括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对于项目质量的管理,首先需要制定项目质量计划,这个是项目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项目质量目标。项目质量目标是指项目质量管理方追求的目的。制定项目质量计划包含了几个步骤:收集资料、编制项目分质量计划、使用工具和技术、形成项目质量计划书。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