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盐类的水解反应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师同学们都知道:现代社会住宅高层化、燃料煤气化、装潢高档化、使用电器化,火灾的隐患和发生率明显升高,在消防中常用到泡沫灭火器(呈现),同学们是否知道它的使用方法及原理呢?让我们做一个模拟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推知结论。(师说明:泡沫灭火器内装的化学药品:NaHCO3溶液、Al2(SO4)3溶液。)演示在玻璃仪器——抽滤瓶中做模拟实验。多媒体显示:Al2(SO4)3、NaHCO3、H2OAl(OH)3、CO2、H2O盐+水碱+酸(创设问题情景,形成认知差距,激发求知欲)师问初三时我们曾学过盐和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而以上式子好象不能用已有的知识来解释,这说明盐的某些特殊性质我们尚未掌握。下面我们就到未知领域去探究一下盐还有那些特殊的性质?多媒体显示提问:盐溶液究竟有无酸碱性?(学生提出假设,教师提供素材。)生实验测定盐溶液的PH值(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充分感知)学生报告实验现象及结论:有些盐溶液呈酸碱性Na2SO3Na2CO3NaAc溶液呈碱性CuSO4NH4Cl溶液呈酸性NaNO3KCl溶液呈中性[组织问题解决]根据前一节教材的内容,溶液呈酸性、碱性意味着什么?学生思索并回答:溶液中CH+≠COH-教师追问:上述盐的组成中都不含H+与OH-,那么溶液H+、OH-源自何处?学生答:溶液中有H2O,学生顿悟,H+、OH-来自水的电离。教师问:水是中性物质,在常温下电离出CH+=COH-=1.0×10-7mol/L那么溶液中为什么会出现CH+≠COH-的情况呢?学生分组讨论(以NaAc为例)师启发生阐述:Q1.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过程?Q2.电离出的离子间是否会引起“关联”反应?Q3.结果导致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CH+和COH-如何变化?[点拨-概括归纳]师生交流讨论结果多媒体显示:CH3COONaCH3COO-+Na++H2O=H++OH-‖CH3COOH教师说明:由于生成了弱电解质CH3COOH,所以CH+减少,导致H2O的电离平衡被破坏,平衡向右移动,从而使COH->CH+,溶液呈碱性,这就是本课的主题——《盐类水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流畅性)练习:请同学运用刚才的思维方法和书写方式来分析K2CO3、NH4Cl的水解过程用心爱心专心1(巩固思维过程,使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生上台,实物投影仪显示并讲解师: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故不宜跟铵态氮肥混合施用,以免降低肥效,古时候人们还利用此性质来洗涤衣物呢。根据CH3COONa、K2CO3、NH4Cl的盐类水解过程的分析,你能否归纳出盐类水解的实质是什么?生答(学生思维的无序性转向有序性)辨析:盐的电离是指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那么盐类的水解是“盐被水分解”了,还是“水被盐分解”了?生答师强调:盐类组成中含有弱电解质的离子才会发生水解。问题引入:在自然界中盐的种类是很多的,若每种盐溶液的酸碱性都用PH试纸来测定的话,那是不可能也毫无必要的。那么我们能否通过个性的现象来得到共性的结论,亦即盐溶液的酸碱性有无规律呢?(再次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维)多媒体拆分各盐的组成,学生讨论、分析:发现溶液呈碱性的盐都是由强碱弱酸反应生成的,溶液呈酸性的盐都是由强酸弱碱中和生成的。溶液呈中性的盐是由强酸强碱反应生成的。哦溶液的酸碱性有规律的。(学生思维产生顿悟)[归纳]:高级规则习得盐类水解的规律: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记忆策略(形象记忆):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改组智能结构:从水解特点来看,水解反应和中和反应有一定的联系。我们知道,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在学了盐类水解概念后,对上述规律有何新的认识?(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学生讨论、归纳除了强酸强碱生成的盐外,其余有弱电解质参与的中和反应都有其水解的逆过程存在,即水解和中和是一个动态可逆平衡。例:CH3COOH+NaOH=CH3COONa+H2O强调:1、水解和中和是一个动态的可逆的平衡体系2、中和反应是放热的,水解过程是吸热的3、盐类水解是很微弱的,一般情况下反应趋势以中和为主,我们一般不用水解反应来制取酸或碱[总结提高-应用]课堂小结:盐的化学性质另一金属+新盐金属+新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