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一般原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二节。本节主要阐述了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原则以及各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在先后顺序上,并非按照重要程度而呈现,这里没有谁比谁重要的问题,几条原则都是设计时所必须考虑的。这一节内容的学习需要2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先引导学生从整体感悟设计实践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重点学习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产生了一些零散的,非自觉的设计的观念,但对知识化的设计的原则并不了解。高一年级的学生在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同时学生的辨证思维也处在蓬勃发展期,为学生对设计的一般原则的理解打下了基础。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学会了设计的一般过程,但对真正设计的思考和自我创作缺少经验和遵循依据。难以理会设计原则的丰富内涵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制约。因此,形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设计的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2)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和学生举例并实践,能初步应用这些原则去看待与评价一些现实问题与产品(2)学习用权衡的思想方法处理技术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设计的一般原则中,形成对原则的感觉和认识情感(2)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四、重点与难点1、重点:设计的一般原则的理解和初步应用2、难点: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并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实践及分析五、教学策略和手段1、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案例分析——能力展现——总结提升2、教学方法:采用传授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与教学相关的图片、影象展示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尽快达成感性的共识。六、课前准备搜集案例、图片、视频、制作课件、准备几款不同手机、木桶和塑料桶。七、教学过程导入:教师: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设计的一般过程,大家手里面拿到的是几款已经设计好的手机,你们觉得不同人群对手机的需求一样吗?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交流回答:老年人:功能简单、声音大、待机时间长……青年人:时尚、上网、小巧、GPS、功能多……教师总结:生活中我们买的手机都是由专业设计师设计出来的,那么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要遵循什么原则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设计实践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请大家打开课本57页。(板书)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展示PPT:手机的变化教师:从最初的大哥大手机到现在的智能手机,要想不被市场淘汰,做为设计者,首先应该考虑什么呢?1、创新原则(板书)(1)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教师:你们认为创新的关键是什么?点出“新”和“价值”案例分析:自行车的变迁(展示PPT)1791年第一架代步的“木马轮”小车早期链条驱动的轮胎自行车现代普通自行车变速车折叠车教师简单介绍:1791年法国人西夫拉克在一个下雨天街头漫步时,被经过的四轮马车溅了一身泥,这一溅使他突发奇想:四轮马车这么宽,应该切掉一半,于是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诞生了。(逐个展示)讨论:观察不同时期的自行车,比较相邻形态自行车的发展有什么变化?同时思考从哪些方面可以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2)从哪些方面可以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原理、结构、技术、材料、工艺……教师:实现产品的创新,除了要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智慧外,还应注意利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和现代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展示PPT:传统耳机两根常常的耳机线,很容易绕成一团。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交流、讨论、回答展示PPT:拉链耳机能力展现:创新设计作业设计一款适合于学生用的笔筒,你可以考虑从哪些方面进行创新?画出你设计的笔筒,写出你的创意。(两个同学一小组,合作探究,随机抽取几组展示并请同学自己简单介绍)教师总结:无论对笔筒的设计怎样创新,笔筒最基本的都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