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的写生心得终于迎来了为期一个月的写生,我怀着收集素材﹑加强手绘能力了解徽州文化的三重目的,踏上了写生的路途。我们一共去了南平﹑屏山﹑宏村﹑沱川(江西婺源)这四个写生地。这些地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充满着浓厚的徽州文化古韵的气息:门楼﹑马头墙﹑牌坊。其中画里乡村——宏村还带有一点点淡淡的商业味儿。我们首先到达的是南平,到达南平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古色古香,风景宜人,当地的人们也很淳朴,热情的迎接我们的到来。我们安顿好宿舍后,随着导游游览了南平村。由于导游的解说,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南平村的历史文化和大致的地形。第二天我们就正式开始写生。由于平时在学校几乎没怎么画过风景类速写,导致一开始不知道怎么下笔,画出来的画,造型不准确,透视也不对。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老师每天晚上都给我们讲解,给我们补充相关的知识,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第二天写生时,就想着老师所讲的,纠正自己以前所犯的错误。有时别人一句不经意的指点,会让你学到新的东西,也许这就是茅塞顿开吧。经过为期一个星期的练手,我们慢慢地步入正轨了。其中学到不少东西。接着第二站是屏山,屏山写生的日子--是美好的日子,也是我难以忘怀的日子。我班与另外两个班的同学一起,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在XX县区屏山,我们设计班进行了为期八天的速写、色彩写生。离开了南平,我们整装出发,坐在去屏山的公交车,心中有许多说不出的激动,许多憧憬。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和那么多同学一起坐火车,也许是因为第一次那么多人一起到比较远的地方,也许是第一次去实习,也许....在车上我们全班一起吃东西、一起嬉笑。看到那一座座连绵的山,那绿色,那天然的景像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我们一路上就说说笑笑,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到达目的地是十点的样子,老师安排休息,好多同学已经安耐不住这里的吸引就和当地的居民、其他学校的学生交流起来了。在那里聚集了好多院校的学生:有江西的,安徽第1页共4页的,还有其他学院学习建筑、设计、摄影等专业的学生也是比比皆是。还有好多“大家”,也就是说我们说的画家,搞艺术的也是不乏。第二天,我们自己跟着导游在屏山里转了一圈,使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屏山。天人合一藏风得水桃花源,千年承耕读兴商故里地,地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之间的屏山。唐宋时称长宁里,就是长久安宁的地方,“都”是古代乡镇的自然建制。唐代末年,九都看中这快风水宝地,举族从庐江迁来九都。这里山环水绕,地域开阔,北有状如屏风的屏风山坐靠背,也因此得名屏山村。南边有石山作照山,东有吉阳山、三姑峰与西边的双风山合为左右抱山。吉阳山在北段,是村中吉阳河的发源地。三姑峰三峰并峙,形状大小相差不大,据古传是村中一富户三个女儿入山游玩摘食仙桃所化...一天的时间熟悉环境,接下来就应该步入正轨了,我们开始写生了。由于我们在学校过惯了安逸的生活,连速写都快不会画了,幸好我们在屏山画了一星期,把手练得相对较熟练了,一开始不敢在很多人的地方画画,就躲在比较偏僻的地方,画了几天总算有些收获,有点长进,对于技法等的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有的时候还感觉自己画得不错,不过经常有一些别的学校的同学和好奇的游客在旁边观望一下,当然也免不了评论一下,听到的话也是有好有坏。色彩就更不用说了,因为我的色彩不是很好,所以就躲在没有人去的小巷子里,虽然没别人看到自己的画,但自己却还是非常地不满意。不过这些都是前面几天的遭遇,慢慢的学习,不断的进步,画出来的画也是越来越有进步,尽管画里还是有许多许多的缺点,但在造型和透视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之前的画只是单纯的表现出了外在的型,现在也能表现出画面里物体色彩的关系。通过写生,我的速写及色彩都有较大的提高。构图决定了一幅画面给人的第一感觉,很重要,所以首先要有美的构图。其次就是色彩的搭配与表现,那是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来表现色彩,因为自然界的颜色实在是太多了。为了提高我们对艺术的审美,色彩的认识和对徽派建筑的第2页共4页了解,我们又到了宏村﹑沱川(婺源),让我们更了解了安徽这座古城的文化,也让我们拥有这座城市而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