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不能骄傲”自满心得体会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5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表重要讲话。他在总结回顾了新中国65年的光辉历程之后,神情凝重地强调:“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实现13亿多人共同富裕任重道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骄傲自满,党不能骄傲自满,国家不能骄傲自满,领导层不能骄傲自满,人民不能骄傲自满,而是要增强忧患意识、慎终追远,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习总书记“五个不能自满”的精辟论述切中时弊,语重心长,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不啻是一剂良药,让我们头脑更加清醒,心态更加谦卑,时刻不忘韬光养晦、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更加务实的精神状态埋头苦干、勤奋敬业,默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始终处在积贫积弱的可悲境地。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国民经济长期处于缓慢发展过程,甚至出现了十年动乱那样的历史悲剧。中国人民渴望彻底翻身,渴望在世界民族之林以一种真正富有、强悍的姿态出现。改革开放以后,这种蓄积已久的渴望转化为惊天伟力,像火山爆发一样喷薄而出,使中国经济连续以两位数的速度空前发展,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我国的gdp国际排名不断跃升,2000年超过意大利,2005—2007年连续超过法、英、德,2009年底超过日本,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历史新台阶。一时间,怀着各种动机拼命称赞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g2论”认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拯救世界的重任,将不可避免地落在中美两国身上。与此相应,“中国时代提前到来论”,“中国模式改变世界论”,“中国统领未来论”,“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世纪论”、“中国救世论”与“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充斥国际社会。中国人民完全有理由为自己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但在应接不暇的赞誉声中,有人保持清醒头脑,把成就当成不断进取的动力;也有人把这种自豪的感情演化为民族主义、民第1页共4页粹主义情绪。有人急不可待地预言中国将在2020年gdp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有人神经过于敏感,只要听到不同声音马上作出激烈反应,高调宣称“中国可以说‘不’”;有人刚刚摆脱物质匮乏,转眼成为肆意挥霍、暴殄天物的“土豪”;有人出国旅游大呼小叫、丑态百出,对文化遗产视而不见,对奢侈消费趋之若鹜;更有甚者,唯我独尊心态开始抬头,小国寡民习气暴露无遗,井蛙观天,什么都是自家的好,根本看不到别国的长处,更谈不上取长补短、共同发展,陷入故步自封的窘境。正是在这种心态逐渐滋长的时候,总书记意味深长地强调“无论什么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骄傲自满,党不能骄傲自满,国家不能骄傲自满,领导层不能骄傲自满,人民不能骄傲自满”。这就是说,今天在总体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不能自满,将来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依然不能自满;普通百姓不能骄傲自满,党和政府包括我们的最高领导层同样不能骄傲自满。总书记具有这份清醒和自觉,普通党员干部、普遍民众同样要有这种清醒和自觉。决不能小富即安、忘乎所以,成为令世人耻笑的夜郎国人。gdp固然是代表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并不是全部指标,更不是唯一指标。以13亿的庞大人口基数来计算某个总量,我们并不难获得世界第一,包括gdp世界第一。但说到底,这种成色不高的指标能说明多少问题呢。相对于关注gdp总量,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关注人均gdp水平,特别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那更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就人均gdp而言,我国2008年仅为3258美元,不仅不及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而且仅相当于全球人均gdp的36%,仍然属于低收入国家。2013年。我国人均gdp快速跃升为6747美元,在世界186个国家排名统计中列第84位,但也仅相当于同年美国人均gdp的八分之一。我国的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地区间、产业间、阶层间差距都很大,2003年至今10余年间,基尼系数始终在0.4%以上徘徊,明显高于印度和俄罗斯,超过世界银行认定的警戒线,收入差距导致的分配不公问题相当严重。人民生活水平包括教育、医疗、就业、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