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用计算器计算第17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器的种类及科学计算器的大致构造。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并能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经历计算器就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合理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器运算快,操作简便,功能全的特点的感知,形成解决复杂问题的程序思想,感受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二.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实际操作,并熟练使用计算器中常用功能键进行复杂问题的计算。教学难点:熟练地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用交换键输入数字。三.自主学习方案——预学请同学们预习教材49~50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1.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2.若直接用笔算∏×2.32×7.06,你是否感觉有困难?3.有没有其他的计算工具来来替换笔算呢?4.用计算器计算时,正确的按键顺序是怎样的?四.教学方法:实际操作、观察、讨论分析.五.教学过程:(一)预习新课,初步感知1、在当今的信息世界中,计算器已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它能使我们从繁杂的运算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活动。2、计算器按功能可分为简单计算器、科学计算器、图形计算器等。计算器主要由键盘和显示器组成。3、本节课我们学习科学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科学计算器的常用键盘介绍(1)运算键:“+”、“-”、“×”、“÷”、“”分别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2)功能键:“AC/ON”是开启计算器键,“DEL”是清除键,“=”的功能是完成运算或执行指令,“OFF”是关闭计算器键。2、科学计算器的简单使用介绍(1)乘幂运算的输入方法,如计算,按键“2”“”“8”“=”。(2)分数的输入,如,按键“3”“ablc”“3”“ablc”“4”。(3)科学计算器能够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所以作混合运算时,按键顺序与书写顺序完全一样。(4)输入错误时的改正:用左右方向键将光标移到你要改正的位置,按“DEL”键消除目前光标键在位置的数字,修改后,再按光标键返回原来的位置。3、师生互动,操作实践用计算器器计算下列各题:(1)135+88(2)211-134(3)26×14÷4(4)0.375×(-18)+5(5)+×(-4)(6)23×(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分小组按下面的步骤做一做,讨论有什么规律(1)任选1、2、3、4、5、6、7、8、9中的一个数字。(2)将这个数字乘9。(3)将上面的结果乘123456789。教师组织学生按步骤进行,每人多做一两次,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并浓度说明这一规律。2.P49练习(四)总结反思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科学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利用计算器我们做繁杂的运算,处理生活中的数据,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五)作业课本P50复习题一A组第5题(先计算再用计算器验算)。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