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任教之初——记一次培训的心得体会VIP免费

任教之初——记一次培训的心得体会_第1页
1/3
任教之初——记一次培训的心得体会_第2页
2/3
任教之初——记一次培训的心得体会_第3页
3/3
任教之初——记一次培训的心得体会任教之初记一次培训的心得体会2014年10月23-25日十月的阳光少了些许夏日的炎烈,十月的秋风却多了些夏日的冷涩,漫步在师专铺满了金色落叶的校园里,为期三天的新任教师培训已经结束了,我依然思绪良多:如果说人生是由很多次转折完成的,那么在任教之初,我想将这个转折走得实实在在,就像踏在这片秋天的落叶上‘噼噼啪啪’。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意思是说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为了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作为新任教师更应该抱着终身学习的志向,凡事多学、多做,努力从各个方面丰富自己,充实自己,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争做终身学习者。**市新任教师培训工作正是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倡导下,组织实施的系统化、制度化的培训。**师专继续教育学院白志军老师的介绍,使大家对承担此次培训的继续教育学院有了一定的了解。负责人刘小雨老师对本次培训工作的介绍,使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培训的目的。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任务,那么完成各自的任务,才能演绎人生的精彩。教师亦是如此。新任教师处于职业生涯的适应期,在此阶段教师在教学上还只是新手,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着希望,而在现实中却常常遭遇滑铁卢,难免感到失望,希**与失落并存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刘老师的这番话,使我对自己所处阶段有了清晰认识,做好心理准备,应对工作当中的挑战,才能使自己经过一至两年的锻炼,顺利过渡到能手期。业务熟练到得心应手之时,可能就会到达缺乏激情的高原期,而只有在高原期依然能够勇往直前的人,才能拓展提升到成熟期。我想这就是一位老师不断成长的职业人生吧。教学是一门古老而深奥的艺术。把课堂教学看成是一门艺术,这是一个既古老又恒新的话题,说其古老而恒新,是因为从古至今许多中外教育家、思想家及科学家都非常重视教学艺术,他们或公然提出教学就是艺术的论断,或间接地论述教学第1页共3页艺术的运用表现;或从理论高度概括,或从教学实践引发;或论述语言艺术,或论述提问艺术等,如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种启发式教育思想就是教学艺术论的很好体现。我国距今2000多年的《学记》更是处处闪烁着教学艺术的光辉,如其中写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这里提出了善教者与善歌者一样,都要讲求高超的艺术,教师的语言要简明扼要,小处见大,精选比喻。当代著名教育家、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美国教育家艾德勒则明确提出了要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总之,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科学家都普遍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只有讲求教学艺术的教学,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一门艺术,以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需要我们认真钻研业务,深入研究教学规律,另一方面则要求每一位教师能遵循美的规律,按照教学艺术的本质来展开自己的教学活动,即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图像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克服那种呆板的,干巴巴的缺乏激情的教学弊端,从而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刘乐才老师的《聊聊教学从教学常规到智慧教学》将教师的常规教学分备、讲、辅、批、考五大方面展开,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效率,讲究艺术,发展为智慧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生成的大舞台。曹松峰老师的《站稳课堂不断生成教学智慧》详细论述了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第一,精准定位,突出重点、难点;二,用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三,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四,注重过程,活动体验;五,师生互动,感悟课程生成之美;六,整合媒体。如果说,刘乐才老师的授课是对教学常态的客观陈述的话,那么曹松峰老师第2页共3页则是对高效课堂的具体实施策略的谆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任教之初——记一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