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建设”心得体会加强效能建设学习心得体会为认真贯彻省直机关加强效能建设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改进地税部门工作作风,优化税收服务,省局明确提出提升“五项效能”的目标,其中对纳税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围绕服务机制建设,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全面落实服务要求,提升纳税服务效能。作为基层征管一线的同志,本人想就如何提升纳税服务效能谈一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一、当前影响纳税服务效能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意识日益增强,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满意率也在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重三轻”一是重权利、轻义务。就是注重税收征收权、执法权,忽视纳税人合法权利,纳税人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二是重形式、轻实质。长期以来,基层税务部门将规范文明用语、建设环境设施齐全的纳税服务场所作为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的主要手段和目标,纳税服务局限于“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杯茶水”的浅层次上,对纳税人反映强烈的纳税程序复杂、环节过多、办税效率低下、纳税成本过高等深层次问题研究不够。三是重宣传、轻规范。纳税服务局限于“单兵作战”,没有建立运转有序的工作规范和服务链条。纳税服务方面的内容缺失,纳税服务质量评价方法单一,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纳税服务相应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责任追究、监督控制等重要内容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二、提升纳税服务效能的主要途径基层税务机关应围绕深化纳税服务,积极确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纳税服务思想,以满足纳税人的合理需求为基本准则,以便利纳税人为出发点,以公开、公平、效率为立足点,努力实现对内优化办税流程,对外拓展服务渠道,全程为纳税人解决实际问题。1、创新服务渠道,提供快捷的政策服务一是开设“绿色通道”。在申报期设立政策咨询台,实行值班长制,准确指导纳税人办理各项涉税事宜,为纳税人随时第1页共4页查询纳税情况、了解税收动态及办理纳税申报等提供方便。利用新闻传媒、电子屏,手机短信服务、宣传栏、税收宣传月等方式,宣传税法和税收政策,帮助提高公民纳税意识。二是实施“阳光工程”。制作《纳税指南》和《税务登记须知》等服务手册,宣传税收政策和办税程序,免费供纳税人取用。积极落实文明办税“八公开”制度,促进纳税人自觉提高纳税遵从度。三是创建服务品牌。广泛开展创建服务品牌活动,在前台窗口让纳税人选择办税人员,以促进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及服务质量的提升。2、创新服务形式,提供优质的管理服务一是实行重点服务。对重点税源户,实行送政策上门等活动,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新的税收政策送到纳税人手中。全面推行纳税信用等级制度,定期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对评选出的a级纳税信用等级单位,实行相对优惠的服务举措。除专案、涉税举报等情况外,两年内免除税务检查,并优先、预约及上门办理各项涉税事宜等。将社会和纳税人普遍关心的有关税收政策进行集中、归纳,编制成“税收政策专页”,通过各种媒介送到千家万户。二是推行提醒服务。在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发票等涉税事项时,提醒、告知纳税人应遵循的时限等注意事项;对临近申报期结束未及时申报的业户及时提醒、督促,提高了申报率;对通过纳税评估发现的相关涉税问题,实行税务函告、约谈和检查准入等制度,根据纳税人的整改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罚措施。三是营造温馨服务。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精简审批项目,缩短审批时限,简化办税程序。对特殊服务对象上门办理涉税业务,实行“一家查帐、多家认帐”避免重复检查。积极推行“一窗式”管理、“一站式”服务和限时服务,落实首问负责制等服务措施。通过优化组合办税服务厅窗口职责,以综合服务办公桌为单位在办税服务厅设立多个综合服务单元,实现“一桌式办公、流程化作业、限时性办结、全能化服务”。第2页共4页3、创新服务手段,提供全面的执法服务一是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管理为基础,按照纳税人不同需求,提供多元化纳税申报方式,积极推广支票、银行卡、电子结算等方式缴纳税款。二是推行诚信执法承诺。通过公布举报、服务电话,对工作人员的廉洁勤政、规范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