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一、教学设计思想:本课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第三节的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大动荡时期,给中原地区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动荡造成的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使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再加上这一时期政治上的地方豪强势力的的兴起,因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独有的时代特色。因此,本课内容对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影响深远。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贯彻“讲练结合、知情统一、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理念,做到“三讲三不讲”(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留给学生一些时间、一些内容、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掌握历史学科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分析能力。二、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说明媒体媒体内容应用目的应用时间应用方式音乐《思慕》课前活跃气氛课前10分钟上课前开始播放课件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0分钟穿插在授课过程中实物展台青瓷、白瓷供学生观赏2分钟学生传看挂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形图掌握长江流域的开发2分钟挂在黑板上图像水碓、水磨、翻车、让学生了解外观及功能3分钟幻灯片展示关于古代经济的专题网站古代经济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5分钟学生自主浏览三、课堂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用心爱心专心幻灯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形图》四、知识点与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知识点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心爱心专心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并总结归纳出:江南农业开发的区域、表现及特点,分析原因。指出江南的位置,并介绍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特点。形成性练习简单介绍北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总结出北方农业发展的特点和表现。形成性练习传看青、白瓷实物总结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练习展示水碓、水磨、翻车模型联系现实,如果你是农业部长,怎样制定措施来促进经济的发展?魏晋南北朝经济发展的特点形成性练习小结:魏晋南北朝经济地位及启示结束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初步学会历史学科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分析能力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但社会经济仍有发展。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物质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农业与手工业的一些工具改革,技术进步,都反映了中国人的勤劳奋进、超凡智慧与钻研精神。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进一步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江南农业开发的主要表现、历史地位、主要原因;北方畜牧业的发展及其影响,北方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主要表现通过学习农业的基本情况,了解当时社会经济的全貌,学会对历史现象进行综合的方法,并结合地理、政治等学科的知识来加深对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理解,提高跨学科综合能力手工业的进步,纺织业的发展,冶炼技术的进步,石油与天然气,制瓷业,造纸业在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的表现的基础上,结合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归纳史实,得出关于当时社会经济的特点的正确结论,学会归纳总结的方法,培养分析、评价能力商品经济的缓慢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结合乡土历史教学,让学生查阅资料,调查研究,了解本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状况,进而联系今天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自己的设想,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⑴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⑵江南农业的开发及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难点:⑴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影响;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地位及启示。用心爱心专心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前面三节我们已经学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各个朝代情况。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学习的内容:魏晋南北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