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习体会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推动农业农村工作新发展根据组织的安排,2017年2月16至18日,我在自治区党校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训班。通过学习,使我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互联网+农业”、生态养殖等重点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结合自身工作,谈谈个人的一些收获和体会。一、学习的收获和体会(一)深刻领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意义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述。当前农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包含三方面要点。一是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稳定农业经营收入这个农民收入基本点;二是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通过结构调整实现农业领域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通过改革形成高效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的供给质量;三是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就是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而实现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的“三个激活”。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供给侧问题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是农产品稳定供给、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压力加大。这迫切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发展转型升级,转变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提高农业效应,促进农民增收。(二)深入把握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经验与做法“十三五”示范区工作由创建和认定为主转入了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新阶段,工作重点也相应转入到加快建设、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上来。要以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与服务体系建设引导为第1页共6页工作抓手,加快构建各类资源要素协调有序配置的生产体系、各类主体之间相互依存、紧密协作、共融共生的新型经营体系、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三)深入学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与策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确立“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基本思路,以一产为基础、二产为重点、三产为亮点相互促进发展。一是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一产向二三产业自然延伸;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增收链;三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农业与文化生态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四是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资源要素向农业渗透融合。(四)切实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抓好“调结构、创规模、降成本、建体系、优环境”五大重点任务。1.重点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强化一产基础支撑力。遵循市场导向,以农林畜牧结合和种养一体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重点是抓好农业质量提升和品牌创建,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打造和培育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加强水、电、路、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农村事业发展提供有力基础保障。2.重点发挥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优化经营体系。积极探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政策,支持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加快开展“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复垦等工作,支持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引导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发展。3.重点推进节本增效,优化生产体系。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水肥一体化、喷灌、微灌、膜上灌水等工程,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生态养殖技术,利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指导畜牧生产,通过生态养殖,不断地提高畜产品的质量,保障动物肉制品的营养和安第2页共6页全。4.重点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加速产业链融合延伸。大力推广“互联网+农业”模式发展,加强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