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地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中小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就需要大量的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人才是企业立世之本,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小企业在人才管理里上必须注重对员工的培训,使员工的工作技能得到不断提高,对工作的认可不断加强。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企业在员工培训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将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上对我国中小企业员工培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每一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和建议。旨在为中小企业培训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建议,促使中小企业结合世情、国情,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员工培训道路,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现今,我国中小企业不断促进着国民经济增长,为扩大就业、增加财政和居民收入、活跃市场等方面做出了越来越重大的贡献。但是,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也给市中小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就需要大量的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人才是企业立世之本,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小企业在人才管理里上必须注重对员工的培训,使员工的工作技能得到不断提高,对工作的认可不断加强。2009年9月22日,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明确指出:“大力开展对中小企业各类人员的培训。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中小企业培训机构的作用,广泛采用网络技术等手段,开展政策法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客户服务等各类培训。高度重视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在3年内选择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对其经营管理者实施全面培训”。吕立国在《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员工培训》中指出培训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使员工具备完成现在或者将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改变他们的工作态度,以改善员工在现有或将来职位上的工作绩效,并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绩效提升一种计划性和连续性的活动。其目标是使员工不断地更新知识,拓展技能,改进员工的动机、态度和行为,适应新的要求,更好地胜任现职工作或负担更高级别的职务,从而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1、国内外研究现状西方培训理论最早源自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自泰勒后各种培训理论相继产生并运用于实践。从最早改变行为方式培训理论到需求培训理论、资本培训理论、集体培训理论、终生教育培训理论等,从各个不同角度阐述并丰富了现代培训理论体系。泰勒指出,健全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使工人的能力同工作相适应,企业管理的责任在于为雇员找到合适的工作,培训他们成为第一流的员工,激励他们尽最大的力量来工作。资本培训理论的代表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土地、资本等占有量的增加具有同等甚至更强的功能。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集体培训理论,强调学员通过培训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能改善人际关系。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也强调团队学习对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培训作为一种正式的集体学习手段在组织学习起步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英才网上《中国企业培训的发展历程与展望》一文中对我国企业的教育培训进行了总结,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企业的教育培训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8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此阶段,企业教育培训主要分为由上级部门组织的方针政策学习、企业自行组织职工进行的内部上岗、职业技能“扫盲培训”。第二阶段是1980年至1996年的“大学主导时期”。这一阶段,企业一般请大学教授为员工做“普及教育”,主要以开拓思想、把握宏观形势和进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基础教育。刘光起的“A管理模式”就是那时的典型代表。第三阶段是始于1997年左右的“培训产业化时期”,至今方兴未艾。1997年前后,和君创业、派力营销、群英顾问等一批专业培训公司出现,短期公开课程持续升温,开始注重专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