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四节塑料橡胶纤维第二课时橡胶纤维【教材分析】:本节利用大量图片、文字和表格,引导学生认识橡胶、纤维的分类、性能,了解它们在工农业、国防、交通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对橡胶、纤维的分类、性能和用途有大致的印象。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图表、照片和多媒体信息,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材料科学的兴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了解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利用自然界提供的丰富资源,人工合成出许多高分子材料,使人类摆脱了只能依靠天然材料的历史。②深刻体会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教学重点】: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性能和用途。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视频,内容为2014年4月,我校举行春季运动会在塑胶操场上运动员百米冲刺的一段视频。2、讲述:塑胶操场具有适度的弹性及反弹力,可减少体力的消耗,增进竞赛成绩。适度吸收脚部冲击力,减少运动伤害,长期练习及比赛均适宜。它们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呢?它们有什么特性呢?本节课我们来探讨这些知识。看视频听讲解激发学习兴趣激发疑问【板书】第四节橡胶、纤维环节二复习回顾知识探究(一)投影【板书】一、橡胶【交流、研讨】:1、常用的橡胶分为哪几种?2、橡胶的特性是什么?它有哪些用途?(学生完成学案的同时,老师完成板书内容,最后投影展示答案)1、橡胶根据来源和组成,可以分为和。天然橡胶的化学成分是,其结构简式是;是最早的合成橡胶,其它合成橡胶包括:、、及一些。2、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相比具有的特性为:【板书】:(一)分类和特性1、分类①天然橡胶②合成橡胶2、特性:高弹性等。(二)用途: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和日常生活。【投影】:1、展示橡胶的用途学生自学课本93-94页,并完成投影的填空理解橡胶工业的发展。完成学案,熟悉知识。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了解橡胶的用途生产、生活中的橡胶制品拦河橡胶坝橡胶玩具【随堂练习】一:完成下列加聚反应方程式1、nCH2=CHC=CH2CH32、nCH2=CHCH=CH23、nCH2=CHCH=CH2+nCH=CH2思考橡胶能否使溴水褪色?巩固加聚反应,理解“1、4加成”中产生新的双键。知识探究(二)投影展示【投影】展示一组纤维产品图片:观看投影激发好奇心,继续探究新知。【板书】二、纤维(学生完成学案的同时,老师完成板书的内容,点评后投影展示答案。)1、纤维分为和。其中天然纤维包括、、等。由于在质量、品种、数量上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开发化学纤维。阅读课本94到95页,自学课本,完成相应的熟悉纤维的有关知识2、化学纤维分为和。人造纤维是以纤维为原料,经化学加工制成的具有特定性能的纤维或纤维,它们均称为人造纤维;合成纤维是以、、为原料制成相应的有机化合物,再经反应制成。【板书】1、纤维的分类(1)天然纤维(如棉花、麻、蚕丝、羊毛、木材等)(2)化学纤维(包括①人造纤维、②合成纤维)2、性能: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不发霉、不缩水等。3、用途:除供人类穿着外,在生产和国防上也有很多用途。(回放刚才的图片,进一步感受纤维在生产和国防上的广泛用途。)【随堂练习】:已知高分子化合物,请判断分析它们的单体1、[CH2CH(CH3)CH2CH2]nCH32[CHCHCH=CCH2CH]nCN答案:1、CH2=CHCH3和CH2=CH22、CH3CH=CHC、CHC和CH2=CH学案,准备口头回答。做笔记到黑板上写出单体整理知识点,完善纤维的有关知识。巩固由高聚物找单体的方法“折键法”。环节三归纳总结【投影】利用思维导图归纳橡胶、纤维的分类、特性和用途【板书设计】第四节橡胶、纤维一、橡胶1、分类和特性(1)、分类①天然橡胶②合成橡胶(2)、特性:高弹性等。2、用途: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和日常生活。【随堂练习】一:完成下列加聚反应方程式略二、纤维1、纤维的分类(1)天然纤维(如棉花、麻、蚕丝、羊毛、木材等)(2)化学纤维(包括①人造纤维、②合成纤维)2、性能: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不发霉、不缩水等。3、用途:除供人类穿着外,在生产和国防上也有很多用途。【随堂练习】二:已知高分子化合物,请判断分析它们的单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