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肺的位置和形态。②通过测量胸围差和演示实验等,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推断、思维延展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教学难点胸围差的测定学情分析学生对呼吸是非常熟悉的,但很少关注自己的呼吸,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反而了解得不够深入。生活中存在的很多疑问,恰恰是教学中的资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教学准备课件,软尺,塑料袋教学过程:结合学科特点,体现单元组教学环节,学习内容,时间预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设计,问题探究,单元组合作,同层竞争,人人参与,精讲足练,联系实际,点拨升华,集体备课个人备课一、个性学习学习目标建议一:肺的特点自学提示:阅读教材P47,据图片了解肺的特点。学习目标建议二:测量胸围差学生提前测量,并填写好反馈单。讨论:(1)你的胸围差明显吗?同年龄,同性别的同学,胸围差有差别吗?找出原因(2)胸围差能完全代替胸腔容积的变化吗?除胸廓前后、左右径的变化外,还可能有什么变化影响胸廓的变化?学习目标建议三:呼吸运动原理自主阅读课本P53——P54,填写下表:肋间外肌膈肌胸廓肺肺内气压气体吸气呼气二、同层展示三、小组合作1、小组同层展示交流:展示的同时,重点质疑。2、异质帮扶,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四、完成作业小结:学科知识构建与板书设计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肺的特点2.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肋间外肌膈肌胸廓肺肺内气压气体吸气呼气反思与重建一、课堂检测题:1.人体内与呼吸有关的主要肌肉是()A.胸部的肌肉B.腹部肌肉C.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D.背部肌肉2.当我们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膈肌的活动状态是()A.收缩、舒张B.舒张、收缩C.收缩、收缩D.舒张、舒张3.当我们进行体育活动时,呼吸活动会()A.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B.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强D.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会增加4.某人平静时的胸围长度是85cm,仅利吸气时的胸围长度是95cm,尽力呼气时的胸围长度是83cm,这个人的胸围差是()A.2cmB.8cmC.10cmD.12cm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大大增加呼吸功能,其根本原因是()A.胸廓扩张的范围加大B.呼吸深度增加C.胸围差加大D.呼吸肌收缩力增加6.测定胸围差时,被测者要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均匀呼吸,还要做到()。A.不挺胸不屏气B.挺胸不屏气C.挺胸屏气D.不挺胸屏气作业设置一、必做题:(一)基础知识部分1.人体内与呼吸有关的主要肌肉是()A.胸部的肌肉B.腹部肌肉C.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D.背部肌肉2.当我们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膈肌的活动状态是()A.收缩、舒张B.舒张、收缩C.收缩、收缩D.舒张、舒张3.当膈肌收缩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膈顶部上升,胸廓上下径缩小B.膈顶部上升,胸廓的前后径缩小C.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D.膈顶部上升,胸廓的前后径不变4.测定胸围差时,被测者要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均匀呼吸,还要做到()A.不挺胸不屏气B.挺胸不屏气C.挺胸屏气D.不挺胸屏气5、当平静吸气完成的一瞬间,肺内压()A、低于大气压B、高于大气压C、等于大气压D、等于零6、当吸气刚刚停止时,肺内气压及肺内气体含氧量情况分别是()A、等于大气压,等于空气含氧量B、等于大气压,低于空气含氧量C、高于大气压,高于空气含氧量D、低于大气压,低于空气含氧量7.当我们进行体育活动时,呼吸活动会()A.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B.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强D.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会增加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大大增加呼吸功能,其根本原因是()A、胸廓扩张的范围加大B、呼吸深度增加C、胸围差加大D、呼吸肌收缩力增加(二)能力拓展部分根据下表,某同学的胸围差是状态平静时尽力深吸气时尽力呼气时A.4cmB.7cmC.11cmD.3cm二、选做题:根据右图(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选做题)(1)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吸气还是呼气)。(2)图中A表示,图中B表示的是,图中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