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心得体会降低疫情影响财政金融政策要更有力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采取更为有力的财政金融政策,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让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激发经济潜能,把制度和经济基础优势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一、激发经济潜能是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的必然之举从短期看,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经济固有矛盾,对经济运行带来明显影响。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餐饮、旅游、交通运输以及零售业等服务业带来较大影响,而且因复工推迟、产业链条等因素给制造业等部门也带来影响。尤其需要防止因疫情影响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投资意愿和创新能力,并给消费带来不利影响。从中长期来看,需要警惕这次疫情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造成的潜在冲击。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必须高度警惕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经济固有矛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抵御疫情冲击,迫切需要把经济潜能激发出来,尽快使经济恢复到正常轨道上来。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优势,如雄厚物质技术基础、门类齐全的制造业、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等,这为经济保持长期向好的趋势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尽管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具有巨大的经济潜能和发展空间。例如,我国城镇化率为60.60%,城镇化的推进将产生巨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需求;第1页共4页虽然201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实现历史性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人均资本存量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经济发展需要和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相比,我国还有很大的基础设施投资空间;我国的制造业水平仍总体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等等。只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潜能激发出来,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我们就能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进而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全球竞争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因此,必须有力、迅速地实施更为有力有效的财政金融政策,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让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努力把我国的经济潜能充分激发出来。二、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需要解决三大问题疫情发生后,我国迅速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金融政策,对于缓解企业困难、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恢复生产等起到重要作用。进一步激发经济潜能,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需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增强动力。一方面,最紧迫的任务是解决企业生存和有序恢复生产问题。通过政策支持,缓解企业困难,畅通经济社会循环。另一方面,要发挥好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提升人均资本存量和全要素增长率,激发经济发展的潜能,必然要以有效投资为动力源。扩大有效投资,需要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投资空间,解决企业预期不稳、动力不足、资源约束等问题,扩大企业投资。与此同时,还要扩大政府有效投资,包括基础设施、重大基础科研攻关等领域的投资。二是提升效率。使资源向效率高的部门流动、配置,是解决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的重要途径。从当前来看,部分地区存在的“僵尸企业”和一些效率低下的城投类企业占有大量资源,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削弱了中长期经济增长动能。这不仅是导致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占比下降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地方国有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同时,这些因素也是导致地方隐性债务的重要原因。第2页共4页三是提升全球竞争力。这次疫情也对增强我国全球竞争力带来影响。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参与全球分工,对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为了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迫切需要解决制约竞争力提升的问题。例如,我国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的最高边际税率较高,影响国外高端人才来华就业创业,不利于实施创新驱动。三、实施更为有力的财政金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