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题目电视节目在传播传统文化中的发展与创新—以《国家宝藏》为例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充分阐明课题的重要性,不少于200字)近年来,《成语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最爱中国字》等电视节目将“传统文化”作为素材进行开发,形成了不少优秀的创意。在近些年国内电视行业迷恋境外引进节目模式的背景下,这不仅是一种独特的传媒景观,是中国电视节目原创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对“中国电视缺乏创新力”论断的有力回应,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有力的传播、发扬。最近,央视开播的《国家宝藏》这一节目也引起了广泛好评,我国电视节目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节目形势及内容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创新。本文就以《国家宝藏》这一节目为例,探讨现今我国电视节目在传播传统文化上的发展与创新。找出电视节目在传播传统文化上的发展与创新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的建议,助力电视节目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播。二、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含文献综述,不少于1000字)第一章:概论1、电视节目电视娱乐节目在我国流行较晚,可视为由电视文艺节目发展而来,但电视文艺节目情节相对死板,节目内容单一,缺乏与观众的互动;而电视娱乐节目突出娱乐功能,内容、形式都极其开放和自由,更注重与受众的交流和互动,同时调节社会气氛,缓解生活压力,逐渐发展成为当前电视荧屏当中的主流内容之一。2、传统文化首先,传统文化提供现代文明的反思经验和发展源泉。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前人在长期生活生产中积累的经验,为当下文明发展提供了可以反思的经验,指导我们创造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化。其次,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也能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共融。第二章:研究背景与意义1、研究背景作为大众传媒最重要的媒介之一,电视从诞生之初就显现出强大的娱乐功能,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渗透至电视节目,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再思考。在限娱令和国学热的双重推动下,电视荧幕上出现了一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容,又不是娱乐性的原创电视节目。这些节目一经播出,受到广泛好评,它的出现契合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信仰的心理需求。体现了电视媒介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制作方赢得了口碑也赢得了市场,可谓名利双收。电视媒介在市场这只无形手的调节下不自觉肩负起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2、研究意义向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寻求滋养,建立富有民族特色的电视文化主体,将是中国电视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在未来的信息竞争和文化传播领域里确立中华民族的文化形象,应当成为我们特别关注的课题。中国电视任重而道远,应始终不忘自己最重要的使命:“为中国百姓服务”、“对子孙后代负责”,为此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化道路,用中国人的眼睛、头脑与文化,去拥抱世界,汲取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以丰富自己。这些文化性资源作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已牢牢地扎根在这片土壤之中,而且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不论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还是"知行合一"、"和而不同"的社会--伦理观,还是"和谐统一"的艺术观与美学观,对于中国媒体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为这些文化资源是丰厚的,也是相当稳固的,而且这些资源中所体现出的深刻、独特的内涵,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同化力与生命力。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利用本土的文化性资源,创造富于民族特色的新文化是一个重大的课题。而中国媒体能否在世界上拥有它应当具有的地位,关键在于中国媒体是否生成了具有民族特征的风格。研究电视节目在传播传统文化中的发展与创新,为传播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分析现状、展望未来,并为电视节目出谋画策,助力我国传播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良性发展,助力传统文化被电视媒体广泛传播使传统文化得到好的发扬和传承。第三章:我国现状和发展趋势1、国内现状1、现状:电视产品在文化消费中属于“快销品”,保鲜时间较短,传统文化节目这股热潮究竟能持续多久,也让业界颇为担忧。尽管今年有多个原创文化节目相继上档,但不论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