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能够逐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师讲解,在问题引领下辨别易混淆知识。通过讨论,明确实行这一制度的必然性;通过探究成果分享及评价历史事件,感受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理解并拥护这一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与完善这项制度的历史责任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教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调查法、谈话法、讲授法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时间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走进新课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的建立,我国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以上内容与学生一起回顾)。在我国,如何体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呢?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伟大的探索。这个探索是什么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多媒体播放视频《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师:通过视频,大家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问题生:民族区域自治。师: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目前,我国已设立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我这里有一张中国地图,哪位同学能上前来指出5个自治区的所在地,并简单介绍一下所了解的情况?生:指出5个自治区所在地并简单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师:评价。到底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呢?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学习。(多媒体展示框题)◎推进新课师:大家能否说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生:基本政治制度。师:之前我们学习过一个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师:还学习过一个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它决定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我国的政党制度也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因此,基本政治制度又反映根本政治制度。接下来请大家快速并认真阅读教材前3段,了解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一些相关问题。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师:谁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生: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师:很好。那么接下来,我要问大家一些问题。(结合多媒体)问题1:是否是只要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生:不是。要强调聚居的地方。师:问题2:是否只要有民族聚居的地方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生:不是。必须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方。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分哪三级?民族乡是否属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生: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民族乡不属于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师:在咱们黑龙江省也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老师让大家回去查,谁查到了用心爱心专心生:大庆市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师:评价。问:政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否属于自治机关?生:不是。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师: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呢?这和它们的性质有密切关系。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直接体现人民意志,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行使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等职能,因此,它们俩是自治机关。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自治权是这一制度的核心内容接下来,我们重点学习一下自治权的相关内容。(结合多媒体)师:自治权的含义是什么?生: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