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课标要求及课标分析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料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课标分析:本条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进一步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把握本条标准应该注意渗透可持续发展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二、教材分析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该节教材以水资源作为案例来说明,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教材首先介绍了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的状况,介绍的重点着重在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接着,教材阐述了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紧扣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并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的不同。在活动中安排了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作为案例探究让学生现代科技的进步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说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也会发生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并以咸海面积的缩小的原因分析及其产生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作为案例。最后提出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三、教学目标的确定(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以及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2)学会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全球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3)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于人类的发展意义重大。(二)过程与方法从水资源案例的分析中,学会总结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懂得基本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四)教学重点认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五)教学难点1能说明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四、教学策略案例探究与问题式讨论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2345七、板书设计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水资源及其分布(自然资源及其分布)1.水资源的含义(广义、狭义、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水资源)2.水资源丰歉程度的衡量标准: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结论: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62.水资源的质量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结论: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不同三、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八、学习效果评价1.请你列出四种以上的自然资源2.学会从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归纳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的衡量标准是从大洲看,洲最多,洲最少;从国家来看,(国家)最多;从中国来看,空间分布上方多,方少,部多,部少;时间分配上,多,少。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由特殊到一般,我们同时也可以归纳出自然资源在分布上都有的特点。3.学习了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的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有所不同这一知识之后,我们要学会分析其它的自然资源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试读下图,完成后面的表格和问题:7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是相互影响,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性。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在不同的历史背景是不同的。根据人类社会文明的特征,我们可以把人类社会分为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请你尝试分析土地资源在这三个历史阶段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的影响.4.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各种的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破坏自然资源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呢?通常,措施的提出要从原因入手。(1)目前,全球出现了“水资源危机”,我们首先进行原因的分析:①自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