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4)-去分母【学习目标】:1、会根据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挑战自我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解方程:;2.一项工作甲独做5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是,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是,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此时剩余的工作量是。3.一项工作甲独做a天完成,乙独做b天完成,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是,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是,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此时剩余的工作量是。二、自主学习问题1:某项工作,甲单独做需要4小时,乙单独做需要6小时,如果甲先做30分钟,然后甲、乙合作,问甲、乙合作还需要多久才能完成全部工作?分析:1.知识准备关系:(1)工作量=×(2)工作时间=(3)工作效率=(3)注意:通常设完成全部工作的总工作量为2.设甲、乙合作还需要小时才能完成全部工作3.相等关系:列方程:(课后再解)(师生共同完成)例5: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两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安排多少人工作?分析:(1)人均效率(一个人做1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2)有x人先做4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再增加2人和前一部分人一起做8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3)这项工作分两段完成,两段完成的工作量之和为。(4)师生共同完成解题过程。解:归纳:1.工程问题常见相等关系:2.注意一件工作完成了,总的工作量是“1”;只是完成部分,工作量要由具体情况得出。【课堂练习】:1.一个道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9天完成,乙队单独做24天完成。现在甲乙两队共同施工3天,因甲另有任务,剩下的工程有乙队完成,问乙队还需几天才能完成?【要点归纳】: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在解决工程问题方面你获得了哪些经验?这些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有什么特点?【拓展训练】1、一件工作由一个人做要50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5小时,再增加8人和他们一起做10小时,完成了这项工作,问:先安排多少人工作?【总结反思】:课题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商品销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掌握商品盈亏的求法;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在实际生活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学习重点】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打折销售问题。【学习难点】准确理解打折销售问题中的利润(利润率)、成本、销售价之间的关系。【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交易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反应在数学上,商品销售问题也成了一类非常重要的实际问题,在商品销售问题中,首先理解几个概念:(1)成本价:有时也称进价,是商家进货时的价格;(2)标价:商家在出售时,标注的价格;(3)售价:消费者购买时真正花的钱数;(4)利润:商品出售后,商家所赚的部分;(5)利润率:商品出售后利润与成本的比值;(6)打折:商家为了促销所采用的一种销售手段,打折就是以标价为基础,按一定比例降价出售,如:打8折,就是按标价的80℅出售。其次掌握几个等量关系式:(1)利润=售价-进价;(2)利润率=℅;(3)实际售价=标价×打折率;尝试练习:1、进价为90元的篮球,卖了120元,利润是元,利润率是元;2、原价100元的商品打9折后价格为元;3、原价100元的商品提价40%后的价格为元;4、一件衬衣进价为100元,利润率为20%这件衬衣售价为______元;5、一台电视售价为1100元,利润率为10%,则这台电视的进价为_____元;6、一件商品按原定价八五折出售,卖价是17元,那么原定价是____元。二、自主探究自学课本P104探究1:1.提问:①如何判定是盈还是亏?②盈利率、亏损率指的是什么?③这一问题情境中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未知量?如何设未知数?相等关系是什么?如何列方程?2.写出正确的、完整的解题过程。【课堂练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