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4.1生态工程的原理和类型》教案一1、知识与技能: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2.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2、过程与方法:1.搜集信息进行分析。2.尝试分析生态环境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1.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学重点: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教学难点: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教学方法:讲述、引导、启发、讨论、探究教具使用:共案部分个案部分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课前:一、在课前发给学生预习提纲,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课本,查找资料一一解决预习提纲提供的问题。课中:二、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研习教材。1.展示资料1:焚烧秸秆问题;展示资料2:秸秆的去路。2.组织学生讨论:①焚烧秸秆造成了哪些危害?农村秸秆焚烧对城市生活有影响吗?②秸秆真的是废物、累赘吗?③你怎样理解“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④你觉得焚烧秸秆的“顽症”该如何解决?3.点拨:大家想到的各种办法,实际上都是体现生态工程的实质:生态工程是为了人类和自然的相互利益而进行的一种生态系统设计。4.展示资料3:秸秆“蜂窝煤”;展示资料4:庭院沼气生态经济。学生阅读展示的资料。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学生阅读展示的资料。学生分小组讨论。5.提出问题:在这些生态工程设计中,我们需要遵循哪些原理呢?我们来讨论一下。生态工程的设计中,能变废为宝。这是利用了生态系统的什么功能?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进行及时点拨。三、对学生进行课堂检测,反馈教学效果。学生认真完成课堂检测的题目,检查自己学习的效果。课后:四、布置课后作业。学生自我小结。板书设计§4.1生态工程的原理和类型1.生态工程的概念2.生态工程的建设教学札记三、其他补充教学资料(各位教师根据各班教学特点选择补充资料,可另附纸)几种西北地区特别适宜树种(1)沙棘,俗称“酸柳”、“酸刺”、“黑刺”,属于胡颓子科,为落叶乔木或灌木。植株表面具有棘刺,叶呈条形或条状被针形,两端趋尖,背面密被淡白色鳞片,叶柄极短。沙棘花先于枝叶开放,雌雄异株;果实为肉质花被筒包围,近于球形,直径5~10mm。沙棘喜阳,粗壮的枝干抗风沙。沙棘叶、皮、果实及种子在医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沙棘的嫩枝、嫩叶是牛、羊的精饲料,被誉为“铁杆牧草”。沙棘果维生素含量极高,营养保健价值高,有利于增加种植者的收入。沙棘是半干旱黄土高原迅速绿化荒山、保持水土、调节生态平衡和促进农林牧业发展的良好树种。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区,实施沙棘生态工程,大面积种植沙棘,有效地控制了沟道水土流失,每年可减少流入黄河泥沙2100万吨。(2)山杏,主要指西伯利亚杏,它抗寒、耐旱,适应性强,是我国北方最普遍的果树之一,是绿化荒山、水土保持、防治风沙的先锋树种。山杏果仁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加工饮料的优质原料。(3)刺槐,属落叶乔木,适应性强,在年降水量200mm左右、年平均气温不低于3℃的地区都能生长。它不仅生长快,且耐盐碱,有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刺槐泌蜜丰富,蜜质优良,是主要蜜源植物之一。刺槐不仅可改善生态环境,还可用于发展畜牧业。(4)锦鸡儿(又称拧条),豆科,多年生落叶灌木,根系发达,具根瘤,高1.5~3m;耐干旱和寒冷,喜生沙地或半固定的沙丘上,不怕沙压和风蚀。此种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等地,可用于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枝条可用于编筐,其枝叶是牛、羊等冬春季节主要的饲料之一。(5)杜梨,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可高达10m,原产于我国华北、西北及东北南部。耐寒,耐干旱、瘠薄,能在含盐量0.5%(质量分数)的土壤中正常生长,且耐涝性也较强。(6)沙枣,胡颓子科胡颓子属,落叶小乔木。分布于华北及西北等地,耐盐碱力较强。(7)合欢,豆科合欢属,落叶乔木,可高达20m。分布于华北、西北及黄河以南等地区。耐盐碱力较强,但不耐水涝。(8)臭椿,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可高达25m。原产于华南、华北、西北各地。抗性强,生长快,耐盐碱力强。1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生物学科总第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