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岳麓版本专题要点:1.一条线索: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及实践的过程2.三个阶段:(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四个重点:(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理论和意义;(2)巴黎公社成立的特殊历史条件、政权性质、失败原因和教训;(3)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意义;(4)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内容及意义;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意义;土地改革。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空想社会主义1、出现的背景——工业革命后,现实生活的悲惨,产生了对资本主义质疑。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代表人物国籍主张圣西门法国社会实行新社会实业制度,“工业社会”的最早预言家傅立叶法国和谐制度,阶级调和与合作欧文英国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的实验3、结果:失败(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1.思想基础:①德国古典哲学;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③英法空想社会主义。2.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4.主观条件:马恩的努力5.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6.《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内容:①展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历史观;②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③提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④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⑤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在用心爱心专心其指导下蓬勃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1、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原因---临时政府企图偷袭国民自卫军的阵地2、“公社”的性质---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3、公社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实行的改革政治--①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②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③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经济--①维护劳动者利益;②组成工人合作社;③改善劳动条件;教育--①用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②实行义务教育;4、公社的结局--失败5、出现这种结局的原因--①客观原因:巴黎公社寡不敌众②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③主观原因: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6、意义:(1)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革命前的俄国:1.革命爆发的客观条件:资本主义发展,但仍然落后,且社会矛盾尖锐。①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②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③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④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2.革命爆发的主观条件:①有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和列宁主义的指导;②有巩固的工农联盟3.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一战使沙俄各种矛盾激化(二)、二月革命(1917年3月8日)1.领导者:资产阶级2.斗争方式:由示威游行到武装起义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结果:①推翻了沙皇专制-----罗曼诺夫王朝;②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三)、《四月提纲》1.提出的背景: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政策的失败2.内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实行土地革命,退出战争3.提纲的影响: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获得了群众支持。(四)、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彼得格勒)1.领导阶级:无产阶级用心爱心专心2.过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在列宁亲自领导下,从11月6日晚开始到8日凌晨攻占冬宫,取得胜利。到1918年春,各地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3.十月革命胜利的关键:是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1.政权建立:(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大会)政府-----人民委员会《土地法令》《和平法令》2.1918春,苏维埃政体在苏俄初步确立;1...